close
stranger than fiction

Director - Marc Forster
Casts -
Professor - Dustin Hoffman
Karen Eiffel - Emma Thompson
Harold Crick - Will Ferrel
Ana Pascal - Maggie Gyllenhaal
Penny Escher - Queen Latifah

個人覺得這部片的演員都是一時之選
不管是老牌演員Dustin Hoffman及Emma Thompson
或是後起之秀的Will Ferrel、Maggie Gyllenhaal及Queen Latifah
姑且不論他們在片中是否大材小用
但每一個角色的表現都還稱得上可圈可點

不過這部片其實有點雷聲大雨點小,也許是因為演員太過有名
而這部片又是打算以小(人事如芝麻碎片般不重要的小事)
博大(當初可是炒得沸沸揚揚,說它是一部非看不可好笑又富含哲理的片子)
結果當它要訴說的內容卻被某種過於寫實的人生的蒼白所覆蓋
這部電影反而失去了重心,陳述的主旨未能越辯越明

故事情節稱得上簡單明瞭
身為財政部稽核人員的Harold,有天早晨起床後突然開始聽見一個女聲旁白,
她道出了她的心聲,在他刷牙時,她唸出他默想刷牙次數的習慣。
旁白女聲快要逼瘋 Harold,所以他找上Professor Jules Hilbert請求協助。
這時,Harold 在稽查某間逃漏稅的餅店時,愛上了餅店老闆娘Ana Pascal。
而去找Professor Jules Hilbert 時,他聽到電視報導播出某個女作家的採訪,
那個聲音耳熟至極,女作家Karen Eiffel 正是他每日聽見的旁白女聲。
故事分為兩線,在Harold不斷聽見旁白的時候,
女作家Karen Eiffel正被出版社派出的催稿員Penny Escher日夜跟著。
Penny 陪著Karen 淋雨,用沉默的力量陪著Karen完成這一份書稿。
當Karen宣佈Harold正不知不覺邁向死亡時,Harold為了阻止自己的死亡,
決心找到Karen說服她他是個真實存在的人,不要隨便抹滅他的生活。
看過小說初稿的Professor Jules Hilbert 建議讓Harold讀讀小說初稿,
由他決定自己的未來。

這部片最雋永的地方,是一些人與人間互動的小細節。
當Harold在Ana家拿起吉他彈他喜歡的那首歌時,我也要像Ana一樣愛上了Harold。
或是Harold抱著麵粉要送給Ana時,都看得到真心喜歡一個人時的表現,
不用刻意,不需耍盡心機,就算只是麵粉,也遮掩不住真心。
還有Harold為想當太空員的朋友找到了太空體驗營,
都讓我在看電影時不自覺的微笑。

當Karen 造訪醫院、淋著雨坐在河邊,想像各種意外死亡的景像時,
我得承認,我有過類似的想法與想像。
每聽聞一場意外的發生,我會不斷地想、不斷地想,
在那個當下,命喪黃泉的那人腦海中會撂過些什麼;
那個當下他/她所受到的強大衝擊,是怎樣的感受。
不過我一點也不想要那樣死掉,太孤單太可怕太殘忍太血腥太無所頓形。
曾經,我也寫小說,但後來就覺得那些小說裡的人物,
最後都得困在小說的結局裡,哪裡都去不得,實在太可悲,所以就收筆了。
(XD,明明是寫不出來)
所以當Karen對Professor Jules Hilbert說她不知道曾經寫死多少真實的人時,
我忽然心有戚戚焉。

但這部電影的弔詭之處,在於人對自身命運的掌控性。
當Harold讀完小說初稿後,決定了自身的命運,讓小說的詩意與寓意可以完整時,
Karen卻插手決定改寫小說結局。
當Harold在決定找到Karen這個說書人時,
掌握命運也同時可以說出Harold想法的Karen卻沒有察覺。
那麼,究竟人的命運是可以選擇,亦或只能被選擇?
當我們在試圖改變什麼時,操弄我們的那一雙手,
是否會察覺到我們的意圖與動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嘟嘟,小日子 的頭像
    嘟嘟,小日子

    嘟嘟的日日好生活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