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Matters Is The Journey
看完Breakfast on Pluto,我真的只能說拜倒在Cillian Murphy的石榴裙下。光看他在片中纖腰款款、楚楚動人、煙視媚行,我就不行了。這跟他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的英挺愛國形象真是完全不同;不過這麼迥然不同的角色,卻又如此出色的演出,才真正證明了Cillian Murphy的演技不同凡響。
Patrick Kitten Brady,自稱Patti or Patricia Kitten Brady。還在襁褓中就被母親遺棄在神父家門口,神父將他託給他人寄養。從小Patrick就知道自己想成為女生,他穿女裝、塗口紅,上了學後堅持要學女紅。他的最大願望是找到被倫敦這個大城市所吞沒的母親,與變性成為真正的女人。後來他真的啟程前往倫敦,在這過程中,他經歷了生命中最令他魂牽夢縈的戀愛、他經歷了朋友的死亡、他在英國與愛爾蘭的對抗中曾經成為炸彈客的嫌疑犯、他成了阻街女郎;但生命的意義就像旅行,You will never know what you will get till the end of the journey。這是一場短暫的飛向冥王星的旅行,但是就像最後Patrick對神父說的:I went there to find her, but I found you.。不管他在這旅行中失落了什麼,是天真、或是期望;但他明白了這一切都是趟旅程,就像Border Knights所說的:What matters is the journey. We'll visit the stars and journey to Mars, finding our breakfast on Pluto. 也許本來的目的地在火星,最後卻在冥王星早餐,Who knows, & why bothers?
就我而言,我覺得這部電影在某方面是與道德意識相對抗的。就像片中的教會保守勢力與Patrick的對立,與教會學校對Patrick的不滿。但是導演用很輕鬆詼諧又歡樂的手法,讓觀眾在笑聲中成為Patrick的朋友,不與之對立。我想導演對於戰爭,不管是哪一方或以何種名義所展開的暴力手法,都有些許的不贊同。當Irish Republic用炸彈轟炸London Bar時,炸到的不也是愛爾蘭的子民?戰爭就像是兩刃的刀,每次動用時,總是傷人傷已。這樣的保守思維,個人覺得在神父家起火時,達到高潮。那是一種對神父及Patrick的不滿情緒的爆發,以一種具體卻又不知該怪罪給誰的方式呈現。但導演總是想表達出一些溫情與包容的,所以最後才會以醫院的新生與完全女裝的Patrick對母親的祝福作結,Patrick的價值不來自他人,而是自己,他寬恕了母親、瞭解了女人的使命,所以最後得以包容諒解。
我對電影配樂或是國外樂團並不熟悉,所以無法詳述這部電影用了哪些音樂,但我想說,電影配樂與內容氛圍搭配得很好,不只迷離,偶爾還帶點憂傷,又有著六零年代那種歌舞女郎伴舞的歡樂氛圍,恰恰符合了Breakfast on Pluto這個片名所營造出的氛圍與Patrick的個性。
最後,我想說,以Chanel No. 5 作為武器的那個橋段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 May 03 Thu 2007 21:56
【Breakfast on Pluto】在哪裡早餐?
- May 03 Thu 2007 13:16
【你的靈魂屬於哪個城市】而我的靈魂屬於祢
What City Do You Belong In?
當慧星再走過一輪,
而塵埃落了一地,
這個夢會根植在對的地方,展開綠色嫰芽。
- May 01 Tue 2007 18:38
【現在,只想愛你】The Only Love That Won't Be Forgotten
當初並沒有特別想看玉木宏(誠人)及宮崎葵(靜流)所主演的【現在,只想愛你】。最近也許是心境問題,看什麼都覺得有點索然無味;或者是因為先看了他人的影評,讓我看電影時過於超然物外;不然平常的我,看這種電影,只會比別人早掉眼淚,沒有不掉眼淚的,但今天看完,卻是一滴眼淚也沒有流。話說回來,我看【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時也沒有掉眼淚。
我想,【現在,只想愛你】跟其它日系純愛電影不同之處,在於這份愛在萌芽時,就註定要以兩人的死別做終結。不管是【情書】、【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現在,只想見你】或我還沒看過的【淚光閃閃】,死亡是作為一種手法,來呈現一份因意外而終止的愛、一份永遠不能繼續只能成追憶的情感。但是靜流的死,卻是自己的選擇,當她決定要成為一個能夠大方擁抱愛情的女人時,死亡的降臨只是時間的長短。
故事的架構非常簡單,以倒敘的手法拍攝。靜流是個身形仍停流在小女孩階段的大學生,與熱愛攝影的誠人在馬路上相遇,善良的誠人告訴了靜流怎麼樣過馬路才會順利。因為靜流太像小孩子了,所以誠人也只是把她當作理所當然的朋友來看待,心裡繼續愛慕著身材條件外貌都絕佳的美雪。因為「想喜歡『喜歡的人』所喜歡的」,靜流跟著誠人學攝影,跟著誠人一起成為美雪的朋友。他們的大學生活非常的平順,沉浸在攝影中、與朋友的相處中、還有兩人逐漸成長的熟悉感。後來,靜流以攝影為題,要求誠人擔任她「接吻」主題的男主角,在森林裡湖畔邊的那個當下,我們知道那會是永恒。最後,以靜流的攝影展為主題,來展示她鏡頭下所捕捉到的情感,還有她對唯一的愛的珍藏。
很唯美,沒錯。不過我不懂的是,為什麼她不願意再見誠人一面?因為她希望誠人留下最感動的剎那與回憶?還是因為她無法確定誠人對她是否也抱著同樣深刻的情感,所以寧可選擇遠走不面對?我覺得這樣對誠人一點也不公平。寫到這裡真是突然讓我想哭了。不管怎麼樣,誠人在最後知道靜流是因為「談戀愛就會死的病」而死的,就算離開了,誠人的難過就會減少嗎?這樣實在是太自私得令我無法接受。好吧,算了,也許安排他們見了面,這部電影就一點也不那麼純愛或催淚了。
其實後來想想,有令我想掉淚的地方有兩段:
一段是誠人剛剛知道靜流因為「談戀愛就會死掉的病」時,那種心痛還酸楚。另一段是在攝影展中,有一整面牆是誠人的照片,有他打瞌睡、上課認真、打吹欠、看書、發呆、拍照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出濃濃的情意。我想,誠人是一直活在靜流為他舖陳好的愛裡,攝影展裡展示的是她對他的愛、她的真心,就連死了以後,也用自己在死前以生命寫下的信件,用溫暖的口吻繼續包圍著誠人。不過,我還是無法接受她的自私,只願讓誠人接受她的愛情,而不願讓誠人有回報的機會,我只能說這不是對等的愛,對只能接受卻無法回報的誠人不公平。
情緒變得有點太激動了。其實這部電影拍得很流暢,畫面也很美,選角也是非常呼應整個電影所要表達的感覺。另外,還有各式CANON相機輪流登場,這篇網誌內可是詳細的介紹了電影中所使用的CANON相機呢【德朵夫人:film 現在,很想愛你】。
- Apr 27 Fri 2007 08:50
【Saving Face】Whose Face Are You Saving, Anyway?
Director : Alice Wu
http://www.imdb.com/title/tt0384504/
拖了許久,總算將Saving Face[面子]看完了,是部還滿不錯的電影。
拍華人女性在西方世界的生活,我想我只看過喜福會跟面子,
擺脫了末代皇帝與喜福會的陳沖,在這部電影裡一改先前的悲情形象,整部電影步調輕鬆。
也許這部電影不一定要在美國或歐洲等其它國家拍,
只是我覺得也許因為人在國外,成了失根的蘭花,才能形成一個華人的社群,
大家相依相偎,定期參加聚會;因此,才能夠彰顯面子的重要與人際間的你來我往。
陳沖是個丈夫過世多年的母親,某一天出現在獨生女住家樓下,
獨生女後來才知道原來母親懷孕了,被外公趕出了家門。
飾演陳沖獨生女Wil的是Michelle Krusiue。
簡單來說,她是個誠實面對自己性向,卻不敢大方追求自己所愛的拉。
家庭的衝突除了在母親與外公間,更在母親與女兒間;
外公無法接受女兒非婚懷孕的情況,母親無法接受女兒出櫃的事實。
但是這部電影一點也不沉重,點出要表達的內容後,便以巧妙的手法轉換電影氣氛。
跟喜福會很不同的一點在於,Saving Face裡的女性已開始學習獨立自主,
她們不再是男性威權下的附庸;
Wil是個醫師,而Vivian是個professional舞者,她們的價值由自己的能力建構,
她們也不像喜福會裡的女性,要經過一番寒徹骨,才知道自己的價值,
才明白自己有能力活得更好。
除了家庭的議題外,導演也稍稍提及了華人社群的生活方式與碎嘴。
就像這部片的片名,Saving Face面子,是華人共通的語言或是賴以生存的準則。
陳沖的父親不斷地說,我這個人的面子都要被妳丟光了。
但是面子不代表幸福,也不是破解家庭不和諧的鑰匙,它已經成為一種維護假象的工具。
Wil愛著的Vivian,我想是從頭開始就最勇敢的人,對她而言,Face is nothing。
她勇於反叛,勇於做自己,敢於在舞蹈之外跳出屬於自己想要追求的人生。
最後是劇情大迴轉,在公眾的婚禮殿堂上,Wil戳破了這些謊言。
母親也第一次正視自己的想法,不再依照父親的想法選擇結婚對象。
她也是第一次,願意承認自己的女兒是拉,希望她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不管怎麼樣,我想要說Saving Face的結尾,真的是妙不可言。
我差點要做出跟Wil相同的反應。
- Jan 30 Tue 2007 14:55
斷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 Jan 29 Mon 2007 22:52
【吳哥興衰】20061223 [Day 1]
在去柬埔寨之前,對這個國家的認識很少。
只知道這個國家位在東南亞、在越南旁邊、有個知名景點叫吳哥窟。
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曾在吳哥窟取景,周慕雲曾在樹洞裡埋了一個祕密。
古墓奇兵在該處拍攝,女主角Angelina Jolie認養了當地小孩。
會想去該地,其實是種朝聖的心情。
出發前只約略看了些介紹當地的資料,看了看其它人的Blog分享。
要說對柬埔寨有什麼心情,只能說是期待出國走一走吧。在與同事討論應該帶些什麼東西去時,曾去過的同事說可以帶些糖果餅乾鉛筆等物,到了柬埔寨分給當地的小孩。不過我到出發前一天才問,根本來不及準備這些小東西,心裡也覺得不用。
三個半小時的飛行,我們總算到達柬埔寨的上空。
從飛機窗戶外下看,看得到汪洋一片,飛機的影子映照在水面上,有種不真切的真實感。底下的汪洋一片並不是海,而是柬埔寨境內最大的淡水湖 -- 洞里薩湖。奇妙的是,雖然是湖泊,但是可以看得到細細長長互相交錯的田埂,畫出連綿一片的的畦田。
再往前飛,飛機開始下降,不多久要準備降落。從這樣的高度往下望,我們見到湖上聚落的船上建築。當時心裡想的是,這些水上人家,應當是像越南下龍灣那裡的水上人家一樣吧。
來到暹粒的上空時,地面景色早已不再是汪洋的湖泊,而是一片黃土。從上方飛行而過,彷彿可以見到飛機揚起的塵土飄在空氣中。
飛機降落在暹粒國際機場,這是2006年下半年才開始啟用的機場。
一切顯得非常新穎,沒有染上塵埃。
機場的建築很有南洋風味,紅色的尖瓦屋頂,飛機跑道邊緣種植了葉面寬闊的亞熱帶低矮植物。
當初在旅行社的介紹中看到說有所謂的快速通關,我們都想知道有多快速。後來,證實真的非常快速,因為我們連護照什麼的都沒給柬埔寨海關看,就直接出關啦~之後才知道原來導遊已經先統一處理完通關程序了。
直到在廣濟中餐館吃完午餐後,我才見識到當地小孩會來跟遊人乞討的景象。馬路上滿是黃土,有車經過,便一片飛揚,一副興建中的城市模樣。
這裡的建築物,不管是豪華的飯店、平常的店家、或是一般人家的房屋,高度都限制在65公尺、五層樓以下。因為吳哥窟最高建築群的高度正是65公尺。為了對吳哥王朝、還有對供奉在小吳哥神殿中的神祇表達敬意,暹粒市的建築物高度不得高過小吳哥窟。
感覺上有許多國家為了保存當地文化及風俗習慣,因此發展出了所謂的文化村。(不過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東南亞的特殊文化)
台灣有所謂的九族文化村、2005年去越南時看了當地的傳統木偶劇,去琉球時,當地也有文化村可以看傳統舞蹈表演。這次來到柬埔寨亦不能免俗。
暹粒當地的文化村,將柬埔寨當地的有名建築濃縮成一個小人國放在村內。但是許多縮小建築物的籬笆已經開始頹傾,像是一個被放任著不管的城市,沒落一如文化村外的真實世界。
但是參觀文化村的人絡繹不絕,除了像我們這種明顯就是觀光客的觀光客外,當地人也不少。印象中看了三場傳統舞蹈表演,有一場表演因為太過冗長、不懂該表演的意義(無人解釋)、我們又要趕赴另一場表演的情況下,被硬生生的腰斬。印象最深的表演是當地某個部落嫁女兒的盛會。
女兒長大了後,父母會為女兒另外蓋一棟小屋子,若有人要上門求親,只要打動女兒芳心,父母是不會干涉女兒的婚事。這場表演有趣之處在於女兒以各種方法「婉拒」來求親的三位男子(分別是吹蛇印度人、武狀元中國人、當地有錢人)後,決定自己出外找尋自己要的愛人,她從觀眾席上選了一個光頭外國佬。
簡而言之,看著語言不通的外國人換上傳統服飾後跟著跳舞唱歌喝酒結婚等,非常有笑果。我們還發現了一件事,就是當地女孩子都有水蛇腰,穿著露出腰部的上下兩截傳統服裝非常有韻味。
另一場表演我沒有全程觀看,只約略知道是跟農作收成相關的舞蹈。
好像所有保存下來的傳統民俗舞蹈,幾乎都與農作、收成、謝天、祈雨相關,與當地的神話作結合,或者是描述娶嫁的風俗習慣。
不過,當這些風俗習慣最終只是成為一種表演時,它的存在意義究竟為何?
就算是世界知名的愛丁堡藝術節,我想也是有類似的民俗表演活動,但是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到了愛丁堡,也看了類似的活動,我會質疑它存在的意義嗎?這樣的質疑是對所有的風俗,或是在遇到我「媚外情節」時會自動消失?
好,這不是重點。
文化村內還有另一項很特別的展示,就是蠟像館。
與香港或英國的蠟像館不同,柬埔寨文化村內的蠟像館展示的蠟像是以當地的神話、人民生活、皇室、戰爭情形等為主題。有栩栩如生的乳海翻騰、有吳哥王朝興盛時期的征戰場面,批著金黃色袍子的將士們很有種「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感覺、也有一家四口和樂安詳之幸福家庭。蠟像館裡有個中國人的蠟像,該人名為周達觀,寫了本關於柬埔寨的書<<真臘風土記>>。
準備離開文化村時已是太陽下山,站在門口往天上望,一輪新月剛從這甫黯淡成紫
藍色的天空中出現。
因為距離晚餐時間尚有一個小時的空檔,導遊安排我們去做傳統的柬式按摩。
柬式按摩院呈長條狀,一個長條形的房間六條舖著被褥的床舖。
按摩院裡的小姐叫我們換上寬鬆如布袋的褲子,
扮相真的非常好笑。
小姐們都非常年輕,最常聽到她們說的話就是:妳好漂釀。
奉了茶後我們聽她們的話躺下,我閉上眼任小姐搓搓揉揉,把身體不當作自己的,也避免她們可能問的問題,像有沒有男朋友或再稱讚一次:妳好漂釀之類的。
之前去越南時,幫我們按摩的女孩子也很年輕,看到這樣生長在富裕國家的我們,總把我們像偶像般對待。稱讚微笑再稱讚。她們臉上的微笑很努力,手上使出的力氣也很努力。這是他們賴以為生的工具,這樣的用力,我害怕有一天他們關節再也使不出力氣的日子。
所以我害怕與她們面對面的微笑,那是一種對比、一種令我不知所措的優越感就這樣橫亙在我的面前,我覺得我的一切像是一種令她們感覺自不如人的存在。
也許她們早習慣了這樣的命運,所以她們微笑以對。但我仍然沒辦法心無芥蒂、毫無歉疚的對她們微笑。
晚餐吃柬式風味自助餐,酸酸辣辣。台上有傳統舞蹈表演,這五天的行程中我一直無暇也無緣仔細觀賞,或明白它的涵意的舞蹈表演。
- Jan 15 Mon 2007 22:59
【Should There Be An End】Wave Radio 多年的陪伴
- Jan 05 Fri 2007 20:26
琉球行廢言遊記 [Day 3]

昨晚睡前Mia跟我就決定好今天早上要吃Harbor View的日式早餐。我們打理的差不多時,小王跟姿伶就來敲我們的門,問我們要不要去吃早餐啦。下到樓下,因為姿伶早上吃素,所以他們去吃西式的早餐,我跟MIA就轉入日式廳裡去吃早餐。
/>MIA是吃飯,我是吃粥。飯跟粥搭配的菜不一樣,吃飯的人有納豆可以吃,但是吃粥的人可以加柴魚醬,真的很好吃。我從來都沒有特別愛吃粥,但是這個早上一吃,就覺得粥真的很好吃-愛上粥了。可是其它有什麼菜我也叫不出名字,有一道煙燻鮭魚吧,非常的好吃,不會太鹹太甜而肉質鮮美,這是琉球四天行吃到最日式的食物。
早餐吃完後我們就抓著行李開始準備上車。
出發前往”福州園”,一個很像林家花園感覺的地方。嗯,還不錯啦,不過感覺是很普通的那種不錯而已。
這邊繞一繞拍些照片後,就驅車前往什麼免稅商店。昨天晚上進飯店前,還有經過一個精品免稅商店,大家本來以為今天去的也是這種精品免稅店,姿伶跟MIA都已經磨拳擦掌,準備好信用卡準備狠狠刷一頓,狂買化妝品之類的,結果一去大失所望,裡面只有一堆藥跟玩具。不過台北的消費力真的很強,聽說一車導遊收的錢,是一大袋那麼多,大家都是看到東西拿出來就說,我要N包,連介紹都不用,就已經賣出一堆了。我們那一車則是買的東西很少,銷路最好的是防手機 />電磁波的小貼片,不過後來聽說台北的工程師們研究過後,結論是那個應該沒啥用,所以台北都沒人買。
我就趁著這個不太想逛的時間,寫明信片,貼郵票,然後拿到店外的郵筒去寄,這樣的英姿不拍下來太可惜,但是我也不知道後來照片是不是有留著,sigh ~。還跑去電話亭裡照相,假裝打電話,後來看Daphne的照片,才發現原來跑去電話亭拍照是大家都有做的事呢。
下一站是平和公園,日文的平和就是中文和平的意思。
導遊帶我們去看死在琉球的台灣人的紀念碑,裡面有位先人的名字很特別,叫乞食。
走到最底端,靠海,一邊是中國東海,一邊是太平洋。有個圓形噴水池,導遊說那是個代表和平的希望,在噴水池中間的那些圖形代表五大洲。
平和公園很像台灣的二二八紀念公園,都是為了戰爭所留下的悲痛,許下一個和平的願望。我有時會想,日本人既然受到漢化的影響那麼深,為什麼他們對於所謂的忠貞不仁與為國家犧牲的精神,會比我們要嚴肅濃厚得多。是單純因為那武士精神嗎?寧可戰死、切腹自殺、等,也不願意投降敵軍。為什麼日本人會有那種寧可要死得轟轟烈烈,讓鮮血四灑的那種想法?文學家總會將這樣的精神與櫻花相比。我想,對日本人而言,對國家的愛,就像某種對情人的愛一樣,使他們甘願犧牲,用鮮紅的熱血證明。
中午在玉泉洞那裡用餐,日式餐盒,飯跟菜都冷冰冰的,大家都吃得不多,也沒有很好吃,該說是預期中的失望嗎?吃完後我們便開始參觀鐘乳石洞。不知道為什麼,覺得跟小時候看的感覺不太一樣,小時候覺得它很不錯,而且鐘乳石很等別,燈光照上去很有一種行走在不知名星球的奇異感。
這原本是琉球王朝的古城,我們去看的,早已不是當時真正的遺跡(因為早被美軍炸爛了),而我們這些觀光客看的,則是後來日本人依著遺跡及歷史文件,重蓋的仿古建築物。
噢~這棟仿古建築物,還被日本政府拿去申請聯合國古蹟維護之類的名堂。風非常的大,沿著重重的階梯往上走,擬古代的使者拜見琉琉王朝之王的心情。最後我們登上最高處的廣場,俯看,導遊說,看見遠處那個Y字型的建築了嗎,那就是我們第一天住的飯店,再遠,便是海了,而天色逐漸暗了。
參觀完首禮城後,我們便要回到那罷市區。哈~猜猜晚餐是吃什麼,結果是金龍飯店再度隆重登場。不知道該說什麼,菜色嘛就像在台灣吃飯一樣令人熟悉啊。今晚住的是太平洋飯店,大概是前兩個晚上住得太好了吧,這一天的飯店讓我們覺得有點小小的失望。進了飯店,便看見我們跟導遊採購的東西都已經打包成一箱一箱的在那兒等我們了,台北團採購的物品數量非常可觀,進飯店電梯時,本來可以裝七八個人的電梯,因為塞了過多的採購品,只能裝五個人。就見到我們一堆人擠在三台電梯前,嘰哩呱啦的討論採買的物品,還有等會兒要去國際通逛的行程。
飯店的房間果然非常的小,看起來有點舊。但往外看的景色很不錯,可以俯看整個那霸市區。但是房間的廁所就沒有前兩天的豪華,裡面的擺設不只簡單許多,馬桶也只是平常的馬桶而已了。
打理完東西後,大夥便在大廳集合準備去逛國際通,在路上Wayne跟MIA一起搞笑演出賣口香糖之可憐打工記。逛了很多店,但是其實什麼東西都沒買。羅導遊本來是有建議我們去吃當地的拉麵,但是要到十點才開,所以我們只好逛了很久之後,又回飯店等大家一起去吃拉麵。
但,結果還是沒吃到拉麵,因為拉麵老闆過年去了。啊~枉費我們走來走去走了一個晚上。
這一天導遊跟我們閒聊了他跟他太太認識的過程。起因是林小姐問他家庭怎麼著?結婚了嗎?結果導遊順手一指就說另一車那個是我太太。那時全車嘩然。
當初他來沖繩唸大學,唸什麼我倒是不記得了,不過感覺起來功課滿不錯的。旅行社當時在開發沖繩這個行程時,便想找個中文通日文溜的學生來帶團試試,從此便開始了他帶團的歷史。
某一次他帶團時,團裡面有個女孩子因為本來打算去香港,後來卻因為某些緣故轉而去沖繩,所以沒帶什麼保暖一點的衣物。沖繩的地理位置四面環海,因此行程裡有去海邊的行程一點也不奇怪。那個女孩到了海邊不斷發抖,這時導遊就脫下了身上的外套給女孩穿,想說至少自己是本地人,別讓客人感冒了才是。後來,嗯,果然感冒的是本地人。
回去之後,同團有位太太在臨分別前要到了導遊的聯絡地址,也許是有心牽線吧,又去慫恿女孩寫封感謝信給導遊。導遊收到信後想說不回信不禮貌,便回了一封信,女孩收到信後也覺得不回信不禮貌,就這樣魚雁往返起來。
畢業時,導遊帶著這幾年帶團攢的錢去女孩家求親,女孩的嫁妝正是當初的外套。
第四天
回家
- Jan 05 Fri 2007 20:19
琉球行廢言遊記 [Day 2]
【Day 2】20051225
/>/>/>一大早吃完飯店的早餐後,就啟程前往飯店附近的一隻紅色大獅子。
飯店的人員兩排站在門口對著我們一直wave goodbye,聽說這是日本服務人員的傳統。
紅色大獅子聽說可以給大家帶來好運道。
我們是開車過去的,有一點點的距離,聽說YS當天早上是散步過去的…
站在獅子旁,JACK的賭性大發,要我們摸了獅子後各報一個號碼出來,我摸了後,果然腦袋裡立刻就出現一個數字「9」。不過後來樂透開出來,根本沒有這個號碼。所謂射手座的強烈直覺,再次槓龜。
接著前往一個台灣人在琉球所開的東南亞植物園跟水上樂園。雖然說是植物園,但是裡面有些奇怪的小動物,像什麼拍照時會四處亂竄的雪貂、被關在玻璃屋裡的狐狸、被大家傳來傳去拍照的鸚鵡、脫皮的倉鼠、動作遲緩的烏龜跟不知道躲在哪個角落的蝴蝶。雖然小時候來琉球時也參觀過植物園,但感覺有卻不太像。
/>下午去號稱世級大間的沖繩水族館。裡面的豆腐鯊真的超大一條。看著它們從眼前游過,都會有嚇到的感覺。裡面的魚種真的滿多的,它的玻璃很厚,魚都有放大效果。乍看時,會驚嚇得認為這些魚會不會太大隻了,後來才知道它們真實的size並沒那麼大啦。它跟墾丁的海洋館感覺很像,一進去也是可以摸海膽跟海星的淺水池。
/>/>
/>在這裡我們又再一次見識到日本人愛乾淨的程度。在水族館裡它有個區是介紹有毒的海底生物,像獅子魚、魟之類的,有個遊客可以操作的模型。操作完後,MIA跟我就繼續往下走,走沒多久,突然注意到兩個日本女生跑去旁邊用一個像洗手乳的東西,我們也跟著過去擠了兩下,才發現是類似酒精的消毒液體。
/>逛完裡面後,我們就去看海豚表演。
不過我卻覺得這裡的海豚表演,並沒有台灣的好看。
然後還去看了海龜館跟海牛館,海牛又號稱美人魚,看了某人在網路上發表的日誌寫說,這些海龜跟海牛真可憐被關在小小的水族箱裡,只能成天游來游去,啥事都沒得幹,應該會得憂鬱症,覺得心有戚戚焉。
離開水族館後,接著就前往鳳梨園,本來說是可以什麼鳳梨製品無限試吃試飲,我們卻完全沒有吃到,聽有吃到的人說,那個鳳梨沒有台灣的好吃啦,只是對於沒有鳳梨可以吃的日本人來說,切著一顆鳳梨,一家圍在一起享受那酸酸甜甜的味道,是某種幸福的象徵。吃了一碗小小碗的試吃海苔麵,還滿好吃的,另外買了三盒外面印著「 不會跳DISCO的阿婆」的黑糖。
晚上開著高速公路回到那霸。日本的高速公路很妙,上交流道時拿張ticket,到目的地下交流道時再付錢。導遊說這樣比較好,不然停收費站之類的地方,會讓高速公路塞車。而且計算車子在高速公路上的時間,就可以知道駕駛開車是否有超速。感覺挺先進的。更特別的是,它的高速公路上還有公車站,有一條公車道特別讓公車走。然後要搭公車的人可以從附近走下來搭公車,然後附近也有其它交通工具的接駁站。不過日本國道的收費挺貴的,聽說才開六十公里左右,就花了日幣兩千多元=台幣六百多元。
晚餐回到市區用餐,居然是吃什麼「台灣中華料理」的火鍋,大失望。
今晚住的飯店叫Harbor View,是間很不錯的飯店。聽說天皇來沖繩時都下蹋在這一間。飯店的設施很不錯,殘波岬跟這Harbor View的馬桶都是會暖屁股跟噴溫水洗屁股的,第一次洗時真的被嚇了一下啊。不過位在郊區的殘波岬,房間跟浴室大小比Harbor View大了不少。後來在看報紙時,看到瑪丹娜回到很久未曾造訪的日本時,開玩笑的提及她最想念日本的,便是它會暖屁股的馬桶。不過那篇報導裡還指出日本人是個非常貼心的民族。
以前我曾跟朋友說,覺得廁所是一個很開放的私密空間,因為上廁所時的排泄聲音,使得你跟旁邊的陌生人非常接近,一牆之隔,卻分享著彼此最需隱密的隱私。但是日本的廁所有些就有固定的流水聲,消減了不少尷尬的場景。
晚上又再度前往在這裡附近的超市。大家買了不少東西,像「指甲剪」。本來跟MIA想要去居酒屋看看的,結果羅先生說去沒關係不危險啦,但另一團的導遊羅太太卻說不要啦,有點危險。只有兩個孤單女子勢力的我們,只好放棄。回到飯店後,小王跟姿伶還帶著他們的食物戰利品來我們房間聊天。
突然想到補充一下導遊說的日本人的姓氏由來,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是只有貴族才有所謂的姓氏的,像源氏、平氏等。但到了明治天皇,因力求維新,為了徵兵、課稅、人口管理等,所以下令全國人民都需要有姓氏跟名字,不然以前的平民只有名字而已,冬天生的一律叫雪子,所以大叫雪子時,可能會有十幾個女孩子回頭。為了取姓,日本人真是非常有創意,住哪裡姓就叫什麼,譬如住在田旁邊就叫田邊,住在村子上邊的就叫村上(原來村上春樹的老祖宗以前住在村子上邊 -- 真是不好笑),在墳墓邊的則是鬼塚等等。
曾在網路上看過一篇關於日本人姓氏的文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把它貼在下面來笑一下。
日本人好戰,古時,幾乎所有的少壯男丁都被征召去當兵打仗,根本沒有時間結婚生子,所以,人丁越來越少,當時,一個國主就出了一個國策,讓所有的男人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隨便跟任何女人發生關係,來保持人口的出生率。所以,在休戰期間,日本女人都習慣了「無論何時何地」的那種方式,乾脆就背著枕頭、被單出門,後來就成了現在所謂的「和服」。很多女人被人「無論何時何地」後,對方都來不及告知姓氏,就又去打仗了,所以她們生下的小孩就出現了「井上」、「田中」、「松下」、「渡邊」、「山口」、「竹下」、「近藤」……等等的姓氏,日本姓氏果然饒富深意。
姿態篇 : 伊吹 面出 伏下 妹尾 足立 足代 御手洗
野獸派 : 獅騎 豬上 鴨下 犬伏 熊代 神馬
團體票 : 二口 三位 六條 八尾
錯別字 : 塙
精品篇 : 大波 穴迫 白戶 荒玉
衰到家 : 鴇田 井口 大戶 平原
趕場忙 : 三宅 四家
老少配 : 獅子王
克服萬難 : 井上 雪野 中江 河內
發生意外 : 忽滑谷
挑錯季節 : 秋貞
操勞過度 : 目黑 赤尾
來歷非凡 : 皇太后 皇太子 國師
男人吹牛 : 鐵砲 巨砲 大砲 長根 長久 久我 二瓶十時
葷素不拘 : 寺內 寺門 寺下 小寺 大寺 三寶 一法師
小野寺 大道寺 東大寺 藥師寺 善養寺
沿著園區內的步道走了一圈,景色還算可以啦,中午居然又是吃自肋餐。Wayne跑來坐我們那桌,小王一下子就聞出他有煙味,強。
在園內的紀念品店逛了下,雖然某些紀念品像手鍊之類的東西做得算精緻,不過卻沒什麼購物的慾望。只買了杯泡盛跟苦瓜汁回家;結果隔沒幾天,苦瓜汁已經被媽媽喝掉了,泡盛卻乏人問津,至少泡盛還是當地的土產耶,居然沒人想喝。
- Jan 05 Fri 2007 20:08
琉球行廢言遊記 [DAY 1]
【Day 1】20051224
/>/>/>/>
去波上神宮,導遊說這是日本神教的殿堂,
要拜之前得先洗手。
就像很多神社那樣,在一個古樸的涼亭下有一個長方形的井邊,拿起杓子先沖左手再沖右手,然後拜拜時要先拍掌兩下,合掌,然後才祈禱。
神社附近的某一棵樹會成為掛祈福卡片的地方,造訪神社的人會在樹上掛滿了祈福的木頭卡片,稱為祈願繪馬。
卡片上面寫滿了各式各樣的希望。
在波上宮的隔幣就是鎮國寺(日文是稱護國寺),門口站著門神,是什麼神我忘了,但導遊介紹日本的家長有時會將小孩的衣物拿去拜,然後就可以保祐小孩乖乖長大,身體健康。鎮國寺是佛教的寺廟,通常在神社的旁邊一定會蓋一座鎮國寺。這座鎮國寺裡面有一個墓地,供奉著一些在牡丹社事件中死掉的琉球人。不過當導遊在介紹著日本歷史中的牡丹社事件時,心裡只覺得「都是屁啦...」把我們台灣人反抗日據的事蹟講得像亂殺人似的野蠻人。歷史果然是可以隨便人家亂寫的。
再隔壁就是孔子廟,琉球的孔廟非常的簡樸。(真是去哪裡都有孔廟,越南也有,不過越南的看起來就很有歷史感。)
日本人從這裡就看出是非常愛乾淨的民族,我們到廟前去拜拜時,在它的小門前有個專門放燃燒完的香的桶子。
在孔子廟裡面,它的左側還有兩個小廟,一個是媽祖(天妃)廟,一個是關公廟。本來所有受到中華文化影響的地區,它們的媽祖廟一開始都叫天妃廟。但在某一個朝代時,有個皇帝覺得稱媽祖天妃不敬,所以發御旨通知各地將天妃廟改名為天后宮,但是琉球剛好沒有收到這個御旨,所以琉球的媽祖還是維持原來天妃廟的名稱。
中午吃金龍飯店的中式料理,下午坐船出海看海底的珊瑚。
不過當天的氣候不是很好,坐子母船的子船潛入海裡時,就看灰濛濛的一片,魚偶爾有一些,但是卻有看到像人腦的珊瑚....
台北團進去時我們在甲板上一直聽到導遊的解說,結果高雄團進去時導遊就安安靜靜,害我跟MIA都看得越來越昏昏欲睡。
不過林小姐跟大家都很興奮的說了些魚的名字,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對魚的認識及辨認來自於:這個我在菜市場看過啦!!
下午兩三點我們就出發去殘波岬飯店了。
途中導遊將我們下放在一家超商,很大一間,有很多的食物跟水果,林小姐買了牛奶,回飯店後我們有喝,很濃很香很好喝。
殘波岬距離那霸市區有點遠,在途中導遊一直跟我們介紹各式各樣的美軍基地;海軍完後是陸軍,接著又是空軍,還有什麼炸彈存放地之類的。
導遊羅先生感覺起來很討厭美軍,一直跟我們說駐日美軍有75%都在琉球,然後在這裡的美軍都靠日本政府養。美軍使用水電免錢,所以可以一天洗N次澡,可以音樂開很大聲,冷氣開一整天都當作放屁一樣輕鬆自然。
若是美軍有時有什麼生理需求,就會追求當地女孩,比較糟的是會強暴當地的女子。強暴完人又跑回營區內,營區內就像embassy一樣,日本警察不能進去抓人,美軍自己的警察或管理者也不會積極抓,兩三個月事情都被大家遺忘了後,美軍又像沒事人一樣跑出來亂晃。
這樣的故事大概重複聽導遊說了三四遍以上後,後來看到美軍都覺得有點厭惡。
殘波岬飯店車程有點遠,但它附近的海灘景色很不錯,坐在房間的陽台吹風感覺很悠閒。
它的房間很大,裝潢很漂亮,兩張很寬闊的單人床,另外還有張很像床的軟椅。舒服得很。
晚餐是在飯店內的自助餐吃的,還有舉辦抽獎,我們這一桌的最大獎得主是小王,抽到漂亮的金手鍊。姿伶跟MIA都很嘔,因為她們抽的獎是40-49號的金戒指。
JACK也是抽到金手鍊,王姐則是抽到30-39號的金戒指,兩個人剛好可以交換戴。JACK還把他老婆抽到的戒指戴上,跑來我們這桌炫耀給我們看。
這次抽獎,高雄滿多人抽到大獎呢,1-4號的金元寶獎,高雄就抽走三個。連JACK抽導遊李老師提供的額外獎品-紫水晶,高雄也抽走三個(姿伶也有抽中一個),不過最幸運的是桂玲,抽到特獎的那個最大的金元寶。
夜間散步到附近的教堂,在燈光映照下,感覺很寧靜,可惜沒辦法進去教堂內看看。
和MIA兩人後來又散步到附近的御菓子專賣店,試吃了很多紅薯產品."飽!"是唯一的感覺。在那裡還碰到TIM跟RONSON,原來TIM還懂些日文..厲害。然後走回去時,他們兩個就開始討論起飯店邊的那個風力發電機。
回飯店後,出發前往KTV,一開始我們是待在年紀大那一間...聽到TIM唱的阿美阿美要出嫁,還有STEVE的歌聲後,雖然都很不錯,有職業級的水準,但是留不住我跟MIA,所以我們就落跑到另一間去了,那一間正在唱五月天的軋車,沒多久後,JULIE就跟PETER一起撤退到我們來的那一間,JULIE說..這一間的歌我都沒聽過...。
發現淑捐的歌聲很不錯,而且唱歌很有架勢! 唱到十一點多時,大家就已經撤退了,硬撐到十二點的只剩粉紅四、BENSON、小陳、IDOL、姿伶、MIA跟我。最後的幾首歌都是在"卡歌卡歌"中度過..唯一唱完整的是最後一首,王菲的棋子...但是卻唱得很淒涼,所以我們在琉球的聖誕節就在淒涼的棋子中度過最後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