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直以來都有人說王安憶與張愛玲的風格很像。
最近重看了張愛玲的『半生緣』,新看了王安憶的『妹頭』。
故事都發生在上海的弄堂,一個在戰前,一個在戰後。

該怎麼說,同樣在上海的弄堂,卻孕育了不同的兩個女人,
也許是時代,也許是家庭,也許完完全全就是作者的不同。

【弄堂】
張愛玲筆下的弄堂,有一種與世隔離的味道。
弄堂裡充斥了人聲,孩子們在四周奔跑,大阿姐們在弄堂的窄後巷裡嬉戲著,洗滌著衣物。
但是就像是用長鏡頭鎖定了目標,主角身上配戴了收音的小蜜蜂。
週邊的聲音退得非常遙遠,那是戰前的一點繁華,一點質樸。
他們的步調像是走得緩慢異常,路上的燈光暈黃,大衣上仍舊沾染著舊有的時光。
那是一種隔絕了四周的弄堂,喧嘩中的安靜與沉穩。

王安憶筆下的弄堂,是一股紛擾的氣息漫延。
在那裡聽得見孩童的聲音,聞得到店面中的食物氣味,
像一不小心就會撞上作者編織了的密密麻麻的人物網。
她仔細安排這弄堂的一切,轉個彎的房子住了誰,這上上下下,房子裡頭的擺設,
連廳堂內的光線,她都仔細調配,多了一點太過,少了一些太弱。
她筆下的弄堂,是光是影是人聲是氣味沓雜。

【曼禎/妹頭】
曼禎是舊時代的新女性,她既堅強又脆弱。
半生緣裡的故事,我想,成為許多悲慘愛情小說的濫殤;
有緣無份的兩人,因為種種而互相錯過半生,再回首,已成為無法彌補的過往。
曼禎重視家庭,重視事事物物的先後順序,她心細如髮絲,深怕一個轉身就傷害了別人。
最後卻是傷得最重傷口最深,連最深愛的人都失去了。
命運在她身上打了個結,依著時代最後只剩下眼淚。

妹頭則是個既認命卻又不認命的新女性。
她從小便安份的明白自己將來是要當個主婦,從小養成了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敏銳度。
菜怎麼煮適合家裡人吃;衣服花色怎麼搭配適合人。
她懂得追求自己的人生,連與男孩子的親近也是自己安排的。
最後她成了個堅靭的婦人,與丈夫離了婚,前往了遙遠的國度,布宜諾斯艾利斯。
她的命運由自己掌握,她也是個上海女人,她與時代與命運朝著自己的方向走去。

【張愛玲/王安憶】
王安憶被視為張愛玲的海派小說傳人。
要說她們兩個相像,我想在於題材的選擇吧,都是上海女人的故事。
她們都是小家碧玉的人物,卻讓王安憶與張愛玲描寫得動人心弦而深刻。
不過張愛玲的小說,重在氛圍的描述,她話不說滿不說到完全,
卻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明白人物的情緒與想法,就像國畫中的留白。
王安憶的描述則像是慕夏的工筆畫,細節豐富而色彩鮮明,一縷縷一絲絲都清楚可見。
讀她的小說,就是一種「紀實與虛構」的交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嘟嘟,小日子 的頭像
    嘟嘟,小日子

    嘟嘟的日日好生活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