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跟朋友聊天,很開心朋友也入了牛津樹與點讀筆的坑,也開始將英文帶入日常生活的對話中。

之前曾寫文分享過幾本不同程度的親子英會書籍,朋友實際使用了其中兩本後(《每天五分鐘親子英文》及《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覺得《每天五分鐘親子英文》更適合媽媽入手。
舊文連結:

小資媽buy書趣 -- 《親子英會好簡單》

1) 會需要這類書籍的媽媽,其實對自己的英文都不甚有信心,因此更需要簡單明瞭好上手的句子,直接帶入。
2) 英文會話的對象是孩子,一開始一定是單向的輸入,直到輪入的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孩子才會開始輸出,故在此之前,親子之間最需要的只是簡單對話而已
3) 媽媽是孩子們最初的老師,如果連媽媽自己都排斥英文,又如何能以身教說服孩子愛上英文呢?

有很多媽媽害怕自己的口音,會『毒害』孩子的發音。
我想,這件事要回歸到與孩子一起英文共讀的目的與本質上來討論。
1. 與孩子的英文共讀,是為了引發興趣?與孩子的英文對話,是為了讓他們熟悉英文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2. 或是希望孩子的英文能夠跟外國人一樣,摀著眼睛聽孩子說話就像聽外國人話說一樣?

又以腔調來說,英文腔調南轅北轍,你的標準又會是我的標準嗎?
追求標準的發音可以是個目標,但不該是個限制。

看過許多對岸的分享文章、汪培珽、廖彩杏、吳敏蘭老師等人的書。對岸文章與廖彩杏老師都強調原版音頻、原汁原味的輸入,而汪培珽及吳敏蘭老師,卻更強調親子共讀。
我本以為這是互相違背的概念,但後來想想,其實這是一種先後順序的安排。
以繪本共讀塑造情境條件,在共讀中讓孩子記得音義間的關係,再依孩子的程度、播放原汁原味的音檔,開始大量泛聽磨耳朵,記憶住正確的發音。

1) 親子生活的初期,應以共讀為優先,這是親子關係的培養,緊密相依的觀察
孔子說因材施教,父母身為孩子最初的老師,若沒有經過這一段緊密相依的共讀與觀察過程,怎麼去了解孩子?
2) 透過繪本的共讀,父母以第一手的姿態,為孩子介紹世界的各種面貌
孩子對父母的聲音是最熟悉的,這樣的聲音這樣的圖文介紹,孩子才會將世界的各種樣貌刻劃入心中。
3)  當音義間的連結對孩子產生意義,就可以開始導入大量音檔,因為這些聲音對孩子才有意義,才能在他們心中勾勒出一幅幅的畫面,才能以前後具脈絡串連的形式,逐漸擴張孩子對英文的理解。
4)  維持大量的共讀,再聽音檔,讓孩子在聽原汁原味音檔的同時,修正耳朵聽見腦袋內保留的字音細節

跟孩子間的共讀,貴在陪伴與持續,引領孩子了解閱讀的趣味,從中學習到品格與幽默。
從共讀中培養孩子的英文力,是附帶的優勢與成效,不該成為共讀的目的。
身為一個愛買的母親,我懂得在購書的當下,我們心裡總是帶著期待。想著這本書可以告訴孩子怎樣的知識、可以跟哪本書配合共讀,形塑完整的概念。

但我們總也要記得,我們不是真的老師,孩子們要學習的路程還遠,我們只是領他們進閱讀之門的師父,但修行總還是看個人的。
我們更該培養孩子的,是他們願意主動擴張學習廣度與深度的精神、願意以手作實踐想法的精神。培養他們的maker spirit, from thinking to doi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