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拔過智齒的我,昨天第一次進行拔齒大事。本來我對拔牙齒沒什麼害怕,心想也不過就只是拔顆牙齒嘛~大家幹嘛把拔智齒當作去地獄繞一圈似的在傳說。而且因為連直接做根管治療的痛我都忍受得了,有注射麻醉的拔牙算什麼~
- Jul 28 Tue 2009 10:34
好傻好天真
- Jul 22 Wed 2009 11:58
太陽被天狗吃掉啦


- Jul 08 Wed 2009 14:09
變裝趴
上週六同事在享溫馨辦了場變裝趴踢,主題從最開始的制服趴變成『各行各業』跟『沒有主題』。除了要變裝外,大家還得準備百元以內的小禮物一份要互相交換,最後還要票選第一名的變裝達人。
大家都很有創意,扮相各各不一,有人穿無塵裝扮營養午餐媽媽、有人扮女傭、有人本來要扮兔女郎後來卻變成Oreo姐姐、有人扮小學生、有人扮嬌俏小護士、有人扮嘻哈。
裡頭最成功的就是營養午餐媽媽,不僅大家爭相與她照相,她也義無反顧地勇奪當日最大獎。
開始唱歌聊天後大家都開始胡搞。
無塵裝頭套給Oreo姐姐戴上後看起來很像是阿拉伯女郎在徵婚,在她戴上不多久,享溫馨的店員就跑進房間來問我們需不需要什麼,我只能說店員真會挑時間,害我們一群人笑得差點不支倒地。
簡而言之,這是一場很有趣的變裝趴踢。
謝謝大家~(下台一鞠躬)
- Jun 24 Wed 2009 10:17
想念
- Jun 15 Mon 2009 14:33
六月電影之【かもめ食堂】
週末看了部電影,叫《海鷗食堂》,是部看完後心情會很舒坦愉快的電影。
朋友覺得這是一部「旅行」的電影,我倒覺得這比較是部「安身立命」的電影。
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用最自在的方式與自己和環境相處。
背負著未完成責任的你、覺得去哪裡只要離開就好的你、懷抱著單純夢想的你,一個人的旅行有目標有方向但不知道中途會遇見怎樣的旅伴、會經歷怎樣的過程。陌生的環境、不認識的人群、社會的眼光與期待,讓你感到侷促不安而心情起伏不定。
放任自己到世界某個國家旅行沒有計劃要待多久的小綠、在父母過世後決定來到一個居民安定祥和的芬蘭的知子,都在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所以她們的招呼聲要不過於拘謹、要不就過於短促,很有個人特色卻帶著不安穩不確定的心境。
但海鷗食堂對幸江而言,是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是她夢想實踐的起點,她在這裡找到了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處所,可以撫慰他人、與他人分享她用心製作的餐點。
但對小綠與知子而言,海鷗食堂是她們旅行途中路過的風景,她們在此逗留、與他人邂逅,這裡這是一個食堂,就像幸江所相信的「不是餐廳,是食堂,更加貼近人的,路過店門口的時候,只是順便進來吃頓飯。」有一天她們也許會離開,重新踏上自己的旅程,但誰又不是呢?
但旅行不是為了遠離,而是在脫離既定的生活模式後,重新學習與自己相處的方式。
另外,怎麼都沒有人討論一下《海鷗食堂》裡出現的芬蘭帥哥Tommi 呢?
看完後我突然覺得,Tommi 應該是芬蘭系宅男吧,熱愛動漫、沒有朋友,只是他的穿著長相比許多竹科系宅男要令人看完後快樂多了。
- Jun 05 Fri 2009 10:26
The Playground
- May 26 Tue 2009 21:29
發酵的思念
- Apr 14 Tue 2009 11:10
Rotten
酸臭的氣味瀰漫整個工作園區,A 捏著鼻子戴上口罩,不懂為何身邊的人全都泰然自若彷彿這股酸臭之味來自他的鼻子只有他自己聞得到。
這天,他回家洗澡時無意發現肚臍外邊有著一圈圈不明顯的痕跡,就像漣漪般一層層向外拓展勢力。
撫摸著那痕跡,他又聞到白天那股令他無法忍受的酸臭味。
日復一日,他忍受著工作時毫無保留撲向他的那股臭味,就像他忍耐生命中的無聊瑣碎與沒有盡頭沒有未來的未來。
當他終於不再聞到那股酸臭味時,他明白,他已從生命最深處開始腐敗,那酸腐已滲入皮膚底層、流入血管、充塞在每一條神經裡,他也不過是一具慢慢沉入冰冷海水中的蒼白屍體。
- Mar 30 Mon 2009 14:59
聽力課
星期六應朋友的邀約與他一起接待來他來自秘魯、過去一同在澳洲求學的朋友Mariela, Vicky 與 Cecila。
早上去了美術館、中午前往Mamamia用餐、下午去了大遠百誠品想買張懸的寶貝卻鍛羽而歸、為了買一送一的咖啡在星巴客排隊排了大半小時、去旗津看海看風景看手工藝品、最後滿懷尿意去愛河附近看看這河邊夜色。
行程說來簡單,但過程實在有趣。聽說我會西班牙文,Mariela立刻用西文向我問候,但我只能回答Hablo un poco Espanol。
美術館說實在的是個很有趣的地方,最近的展覽與南島原住民文化有關、還介紹了台灣不同時期的雕塑作品特色。朋友會不時向Mariela她們解釋這些作品的特色或歷史、文化、作品背景,讓我學了一課原來接待外國來的朋友該當如此。
美術館裡有幅高雄市全景圖,跟Cecilia解釋我們人在何處是個很有趣的經驗。她們在高美館裡買了好些紀念品,我看那小姐歡喜得不得了;為了確定我們有成功促進台灣經濟,還特別確認了裡面賣的東西是MIT的。
中午本要去間澳洲老闆開的店吃飯,後來似乎是因為人太多便改去Mamamia用餐。朋友的父親也去,Mariela與朋友的父親只能說相見歡,兩人你來我往全都以西班牙文進行。他們中間的談話我約略只懂了兩三成,而且朋友父親去秘魯也是三四年前的事了,但對秘魯的事情卻仍記得非常清楚,連朋友都非常驚訝。
聽他們的談話,我也約略想起了一些單字,現在就來複習一下。
estudiante = student (n.)
estudiar = study (v.)
esperar = wait, expect (v.)
trabajor = work (v.)
trabajo = job (n.)
conocer = know (v.)
comer = eat (v.)
dormir = sleep (v.)
vamos = let's go
vamos a ir en caro = are we going there by car?
en = in (prep.)
calor = hot (adj.)
la corte de justicia = the court of justice (n.)
Mariela本想買台灣的食譜回去,但是書局賣的食譜菜色都太過複雜,多是秘魯找不到的菜色與醬料。很可惜,我該找些英文的台灣簡單菜色食譜給她,順便問問她秘魯的地址寄些小禮物給她們。
但在星巴客買咖啡時我實在很笨,該打個電話給朋友說要等一陣子,請他先去停個車之類,結果我什麼都沒做,讓他跟車子在那裡空轉良久,後來還是由警察請他去找個停車位的,真不好意思。
下午去了旗津,海風超大,連人都快被吹跑了,照片裡的我們應該全都像瘋女十八年吧(或者只有我最像)。我比她們還像觀光客的四處拍照。天很藍海很藍整個高雄市盡收眼底。本想那裡有很多賣手工藝品的小店,她們應該可以買些紀念品回去給親朋好友,但來自秘魯的她們似乎不甚喜歡旗津買的東西,最後全都空手而回,讓我覺得很不好意思。
等到送她們上車我都已經回到家後我才想到可以帶她們去駁二藝術特區逛。
Cecilia說她很訝異我們這裡的人全都揹著大包包。她在秘魯時因為怕被搶劫,所以每次出門一定是輕裝小包,包包也一定抓在胸前。
星期六的回憶非常有趣,而且激起我想把西班牙文學好的念頭。真心希望有一天能去尼加拉瓜找Alexia,去秘魯找Mariela, Vicky跟Cecilia。
- Mar 27 Fri 2009 11:44
三月亂讀之【玫瑰盛宴】
一直以來,我都以為印度是到英國人在當地殖民時,才由外來民族統治,而印度教從頭到尾都是印度最強勢的國教。但讀完《玫瑰盛宴》與《第二十個妻子》後我才發現我錯得離譜。
這兩本書說得是印度蒙兀兒帝國某權傾一時的皇后(原名茉荷茹妮莎,賜名努爾‧賈汗)的故事。這位皇后的姪女非常有名,她(艾珠曼德‧芭努‧比干)正是葬在泰姬瑪哈陵裡的那位皇后。
蒙兀兒帝國是由突厥人所建立的帝國,他們信仰回教,使用的是官方語言是突厥文。其開國皇帝是巴布爾(在位1526-1530)、兒子胡瑪雍(在位1530-1565)丟掉江山後再中興復國;再即位者是蒙兀兒帝國最知名的君王阿克巴(在位1556-1605)。
《玫瑰盛宴》與《第二十個妻子》從阿克巴大帝開始說起,內容多著墨於阿克巴大帝之子賈汗季(在位1605-1627)與茉荷茹妮莎間的感情與婚姻,直到賈汗季之子庫倫(在位1627-1658)登基二十餘年後茉荷茹妮莎過世時為止。
茉荷茹妮沙是名很特別的皇后,她非常有女性自覺,她不故步自封、觀注社會與國家發展、見解絲毫不被個人經驗所拘泥,更甚者,她還很漂亮,哈哈,讓我不禁非常嫉妒,怎麼有人有腦又有外表。
閱讀書籍的過程,我展讀她的一生、觀察她的手腕、看她如何一步步掌握後宮、一步步逼退原本的皇后佳噶葛西妮;但同時也體認到她沒有子嗣所帶來的殘酷事實。頻繁流產的她,除了被當作丈夫的附屬物外,更無法被視為一個完整的女人,女性生養子女的能力似乎比她的個人特質更重要。
與茉荷茹妮沙相比,艾珠曼德則非常體貼柔順,但說我卻不怎麼喜歡她。也許是因為這兩本書作者的口吻,也許是因為我早已偏袒茉荷茹妮沙;不管如何,艾珠曼德並不如外表那麼柔順,她用一種溫婉的態度、毫無保留的奉獻控制了庫倫,而且,她還很會生小孩。與庫倫結褵十八年,生了十四個小孩,讓我覺得她好像個生小孩的機器。縱始她死後,庫倫為她建造了泰姬瑪哈陵紀念稱誦他們的感情生死不渝,他們的感情也無法像茉荷茹妮沙與賈汗季那般打動我。
這兩本書讀完的結論就是,哎,反正我偏心茉荷茹妮沙就對了。
不過說到偏心,不管是在看電影或是書籍時,我們總容易將自我投射在主角身上,所以會對主角產生認同,進而排擠其他人物。也許,這就是我不喜歡艾珠曼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