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影。格。 (5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部由Gucci前創意總監Tom Ford初次執導的長片,處處流露精準的氛圍。畫面整齊素雅,男主角的行為舉止與居所只有neat這個字可以形容。白襯衫、打著雙環節的細領帶、褶痕工整的西裝褲、擦得晶亮的落地窗玻璃、一塵不染的書桌書架,這也許是多數人睜開眼後日復一日便希望擁有的夢想,但對失去愛人的George而言,這樣的一日何其多。

這部電影初看也許帶點自溺,George像朵無依無靠的浮萍,似乎沒有重心沒有目標,在夢中吻別躺在雪白大地尚未瞑目的愛人Jim再痛苦地醒來、在無邊無際的海中沒有目的性的潛泳。鏡頭一幕幕帶過George悉心打理武裝自己,讓自己再度成為a socially-recognized George。他一個人躲在偌大空曠了無人煙的屋子裡窺看著他人的人生,他悉心安排身後每一件事,他與親愛的朋友Charley最後一次聚會、重溫過去曾有的美好歲月,冷靜卻無可避免地留下顫抖的字跡。

我們看著George在夜色黑了以後獨自一人悲痛,在回憶裡觸摸曾有過的鮮明的愛情、曾經交纏如今沒有溫度卻連葬禮都參加不得的摯愛。村上春樹曾說,死是包含在生裡面。我們看著George,目睹愛人Jim的死亡對他帶來的衝擊,將他帶入如行屍走肉般分不清生與死交界的模糊地帶。第一次看Collin Firth戴眼鏡演戲,他仍舊維持了英國紳士那麼一貫的優雅與矜持害羞,但卻在細微的肢體動作裡,加上了不安與哀傷,與對愛情那麼偶然一瞥的觸動。

A single man,人既生而孤獨死而孤獨,每一次與溫熱的肉體擦身而過都是一種緣份,而能夠擁有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則是一種恩賜。
也許我們自己的命運,從來就不是安穩地掌握在我們手上。當我們決定封閉自己的心時,卻赫然發現這世界上還有如此多的美好;當我們決定拋棄放下一切的念頭時,我們卻被迫得放下一切。如果說這世上有什麼真理,也許就是認真呼吸、認真欣賞擦身而過的美景。
掰了喂,不得不說,這裡面出現的青春肉體真的都好俊俏啊。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hear me.jpg
總算看完聽說很好看的『聽說』,看完後我只能說『聽說』好看得很有理。 

不只演員們都長得很可愛,秧秧與小朋間那一段交心的談話,更是敲動了我的心弦。家人間的互相支持是天性,但卻要為彼此保留一個自我的空間。誰依賴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放手與緊握之間取得一個平衡,不讓自己的付出或依賴成為家人不可推卸的重擔。 

我想,『聽說』是部很純粹也很不純粹的愛情片,而且也讓我發現了原來手語是一個這麼詩意的語言。打著手語的人,除了手勢之外,還會加上生動的表情與動作。他們要說的話,在手語的表現裡也不是逐字翻譯,而是加上了幾分自己的想像後,再用手語傳達出來。像天闊跟小朋都覺得秧秧像水鳥,水鳥在手語裡並不是「水+鳥」的組合,而是伸長了手指模仿水鳥有點一拐一拐的跑步姿勢(不過沒看過水鳥的人該怎麼辦,怎麼看得懂咧)。
而用手語呈現天闊與秧秧的互動,是這部電影裡最純粹的愛情片段。 
因為聽不見的人,更仰賴眼睛去觀察對方的一切,另一方微妙的臉部變化、細微的身體語言,都成了只能依賴眼睛接收訊息的聽障人士了解他人的唯一來源。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進,只能仰賴緊握在手裡的手電筒一樣。 

而導演就用這樣的純粹性與溝通時的全心全意,讓互以為聽不見的天闊與秧秧,在利用手語溝通時便將全部的心力都放在對方身上。這不就是純粹愛情在想像中的模樣嗎?一個隔絕了其它聲音所有外務的他方,眼中所見盡是對方,一顰一笑一個皺眉一滴眼淚都是一個富含意義的世界。 

只是「聽」跟「說」都不是愛情裡的主要元素,因為愛是在實踐中展示其最美的面貌。「聽」與「說」只是用更淺顯易懂的方式,讓雙方明白彼此的心意。所以秧秧從水裡抬起頭後,聽見天闊說:「我會讓我父母與你看見我對你的愛。」,便默默流下眼淚,因為愛需要被實踐,需要在言語之間被證明。 

掰了喂,聽說情人節要到了。 祝已成眷屬的有情人能一直開開心心,還沒找到眷屬的人,能夠擁有獨身時特別的快樂。 祝正默默想念一個人的人,都能讓被想念的那個人聽見心裡專屬的雨聲,因為一如天闊說的,「雨聲聽起來就像是思念的聲音。」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urevoir TP.jpg一頁台北是一部讓人帶著笑容的片子。 

雖然小凱(男主角/姚淳耀)每次說話都讓我覺得我媽聽到應該會氣死,但Susie (女主角/郭采潔)好可愛,她晶晶亮亮的眼神,似在暗夜裡微笑,傾吐著令人心動的氣息。而全家店員高高雖然總是無辜表情,但每次出現總能博得全場觀眾的笑聲。張孝全的假髮讓我認不出他來,他有一幕在捷運站裡慢速奔跑的鏡頭,被朋友笑說「跑這麼慢是怕假髮掉下來哦。」但我卻直到電影結束演員名單出現才知道這梗。 

電影裡一場場的追逐,有點像我們的人生,跑著跑著,便分了心,或輕輕跳起舞來,在肢體擺動間抓住對方臉上的一抹微笑,或不小心看見熟悉的身影,明白了自己失落的過去。
每一次說不出口,都在等明天,再見。每一次說再見,都帶著一種冀望,一種奔向未知的期許。每一次翻開法文課本,以法文獨特的氣音練習著不純熟的獨白,都像在默默對遠方的愛人說我愛你。 

而眾聲不再喧嘩,夜晚的旅行與想像正要展開;再見台北,我們都在一次次再見之間,離開也回到自己。 嘿,而我最喜歡片裡最後一段大家共舞的場景。搖擺,轉圈,而你就在眼前。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想看這部電影
浪漫的奇幻的關於台北卻偷渡法國浪漫的一齣電影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The Proposal
前一陣子被同學威脅兼利誘地抓去看The Proposal。
據說每個看完回來的人都只有兩個評語:很好笑、阿拉斯加風景很美。
Well, 對我來說呢,第二點我倒沒有特別注意到,因為我的注意力都放在人物身上。

Sandra Bullock 飾演的女強人 (Margret) 很tough,但其實一開始就看得出來她是個心地算柔軟的人,就在她 fire 另一個主管時,她還暗自祈禱那位仁兄不要跑出來大罵特罵,免得狀況難看有人下不了台。只是當別人毫不留情的攻擊她時,她也會不假辭色地予以反擊,就算哭泣也是自己躲進廁所抹乾眼淚重畫眼線,站出門外又是一條好漢。

我覺得裡面的女子們都演得很好,搞笑的阿嬤 (Betty White) 以她開闊的胸襟包容這個他們每天要求孫子離開的女魔頭。當她把項鍊戴在Sandra Bullock的脖子上時,她說的那席話真是令人動容。而Andrew (Ryan Reynolds) 的媽媽 (Mary Steenburgen),則很適切的表達出一個母親對子女的愛,有距離卻無保留、尊重卻不溺愛,她要的只是孩子開心快樂,能夠用他們自己開心的模樣回到家裡,不再逃避。Andrew 前女友Gertrude (Malin Akerman,27 Dresses 裡的妹妹) 雖然戲份不多,但短短幾幕就讓我看出戲裡的她對Andrew舊情難忘,只是她不自私,當Andrew又慌又怒地在房裡團團打轉時,是她適時的出現,讓 Andrew明白自己該怎麼做。

只是...Margret 與 Andrew 之間的火花如何爆出的,我倒覺得交待的有點隨便。Andrew 對 Margret 知之甚詳,當 Margret 的形象否變,他發現 Margret 的惡形惡狀只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外殼,他對這外剛內柔的女子心裡起了一些憐惜。但 Margret 對 Andrew 感情上又是何時起的變化呢?是突然發現自己也需要一個依靠嗎?不過,導演倒是透過Andrew,透露了一些他自己的想法:Their first kiss determined their future & affection。既然感情是一種不知怎麼產生、如何消長的過程與元素,那麼因為一個吻而愛上一個人,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Angels & Demons
某週末夜晚,電視台在播天使與魔鬼。因為看過而且也還滿喜歡這本書,所以決定留在電視機前面看看這部電影。看完後我只能說,導演Ron Howard (也是Da Vinci Code 導演) 把這本書完全拍成一個動作片了,很...厲害。

人物個性、背景什麼的全都被抹得乾乾淨淨。這個故事裡講了兩段semi-親情的關係,一段是Victoria 與她的神父科學家的養父,另一段則是總司祭與教宗間,既是父與子又無法是父與子的關係。導演讓Victoria擁有豐富的神學知識,卻沒告訴觀眾為什麼,讓那有著男孩般乾淨且信仰純粹的總司祭殺了教宗,卻完全不給理由。他完完全全地讓總司祭成為一個,外表光明內心黑暗用盡心機想讓自己成為下一任教宗的投機份子,這樣的刪減真是讓我對這部戲太太失望。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開始看篤姬,覺得這真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好戲,內容兼具歷史的正確性知識的豐富性人物間的溫厚感情。每一集都有令我動容與開懷大笑之處。
目前已經看了幾集,覺得每一集裡都有一個概念貫穿作為主軸:第一集說的是職責、第二集說的是天命、第三集說的是榮譽、第四集說的是力量、第五集是決心。另外,我覺得每一集裡都有於一坐在自己房間的窗前,仰頭遙望對面山巒的畫面哦。

於一的天性裡帶有勇敢正直的特質,我真的覺得她父親這名字幫她取得非常好,不小心看到最後一集的我,相信於一從小到過世前,都是抱著同樣的信仰與熱誠去看待這世界。小時候的她調皮搗蛋卻對許多事都毫不畏懼。她對每個人都誠摯以待,卻沒有因此忽略人際間的分寸,也沒有覺得自己應該背負著道德教義的包袱而顯得畏首畏尾。

(內有雷,怕知道劇情者勿進)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ather
感謝朋友N的推薦,讓我在七月初時就搶先看到張作驥導演的新片『爸…您好嗎?』這是一部由十個短片剪接而成的關於父親各種面向的長片。

十個短片的片名分別是:
Daddy’s Watch
擁抱的瞬間,停止的一切,短暫。雖然用畫筆留下的痕跡會褪去,但刻在心上的印記不會消失。

Wish
一部關於願望的短片,I wish…。英文裡的假設時態很適合這部短片,假設時態裡假設的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是復不可得、無法重返的過去。

The Origin
父母是最終的起點,不管中間經歷怎樣的過程,父母與子女終究是一個圓,終點亦是起點。

Anticipation
父母賜與的性別與個人意識相悖時,我們需要的其實只是一點溫暖的擁抱與諒解。

Daddy, Don’t Cry
聽說這故事的背景與高盟傑的個人經驗相符,戲裡的他痛哭他在現實裡失去的人生與面對的挫折。有時最真摯的童言童語反而最具真實的力量去崩壞與解構一個人的世界。

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
父親的背影是我們最常看見的身影。忽視自己的疲累卻堅毅而沉默的帶著任性不懂事的孩子往前直達他們想要前往的方向與地點。
看完電影後,我跑去問導演關於這部片,他說他覺得這是最難拍的一個短片,因為背負了朱自清留下的關於父親的形象與記憶。我問他覺不覺得最後面讓張捷一直看著父親的背影有點不適合,導演說不管他的年紀,這總是一份孩子不會說出口卻會銘記的風景。他也許會罵同學靠夭不要鬼扯,但他的心底終究會因此柔軟而充滿溫情。

The Old Time Dream
很可愛帶有趣味的一部電影。小孩兒很可愛、老人兒像個寶。旋轉的舞步、幽靜的時光,蹲在地上珍視眼前的風光。

Unwilling to be Separated
靜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從父親的角度看分離。
導演說每次都會有人率先破梗,不過其實我一開始就覺得會有這樣的結局。
 
Iron Gate
吵雜的家庭聚會與妯娌間的角力,年邁的父親在歡樂過後也仍只有一瓶酒與電視的聲音陪伴。鐵門拉上,子女的關懷與叮嚀,終究仍有著兩個家庭間的隔閡與距離。

Son, What do You Still Remember?
帶有魔幻寫實意味的一部短片。因為車禍遺忘一切的孩子與錯過孩子成長的父親。在動物園中被觀看的瞬間,跨越一切鴻溝、現實與時間的侷限,回到最初最單純的情感裡。

非常令人感動的一部電影。從第一部短片開始,坐在我身邊的一位年紀不算太大的阿姨就開始努力的擦眼淚擤鼻渧。雖然我也很節制了,但也用掉快一包衛生紙。
映後開放QA,幾乎每一個問問題的人都邊問邊掉淚。有時候,最簡短的一句問候反而包含了最難開口訴說的真情。每一個畫面都包含了一段段隱含的故事。每個觀看者都在這些短片裡看見了屬於自己的過往。
張作驥導演很會用影像說故事,故事雖然簡短卻帶有撼動人心的深沉力量,每一點每一滴都擊中我們心底最深層的對父親的愛,那是無法假裝的人性。

2009/7/31【爸...你好嗎?】全省上映,在此鄭重推薦。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末看了部電影,叫《海鷗食堂》,是部看完後心情會很舒坦愉快的電影。
朋友覺得這是一部「旅行」的電影,我倒覺得這比較是部「安身立命」的電影。

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用最自在的方式與自己和環境相處。
背負著未完成責任的你、覺得去哪裡只要離開就好的你、懷抱著單純夢想的你,一個人的旅行有目標有方向但不知道中途會遇見怎樣的旅伴、會經歷怎樣的過程。陌生的環境、不認識的人群、社會的眼光與期待,讓你感到侷促不安而心情起伏不定。

放任自己到世界某個國家旅行沒有計劃要待多久的小綠、在父母過世後決定來到一個居民安定祥和的芬蘭的知子,都在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所以她們的招呼聲要不過於拘謹、要不就過於短促,很有個人特色卻帶著不安穩不確定的心境。
但海鷗食堂對幸江而言,是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是她夢想實踐的起點,她在這裡找到了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處所,可以撫慰他人、與他人分享她用心製作的餐點。
但對小綠與知子而言,海鷗食堂是她們旅行途中路過的風景,她們在此逗留、與他人邂逅,這裡這是一個食堂,就像幸江所相信的「不是餐廳,是食堂,更加貼近人的,路過店門口的時候,只是順便進來吃頓飯。」有一天她們也許會離開,重新踏上自己的旅程,但誰又不是呢?

但旅行不是為了遠離,而是在脫離既定的生活模式後,重新學習與自己相處的方式。

另外,怎麼都沒有人討論一下《海鷗食堂》裡出現的芬蘭帥哥Tommi 呢?
看完後我突然覺得,Tommi 應該是芬蘭系宅男吧,熱愛動漫、沒有朋友,只是他的穿著長相比許多竹科系宅男要令人看完後快樂多了。
小帥哥.JPG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嫌疑犯X的獻身】愛與被愛

書與電影都非常好看,看書時,直到最後一刻我才知道事情的始末如何。相比起來,跟我一道去看電影的朋友在結果呼之欲出之前便猜出結果,的確還滿厲害的。
說實在的,東野圭吾的敘事口吻非常平順,這一股涓涓細流聚積到最後才一股腦的爆發,成為不可漠視的力量。

看電影時我才知道,裡頭的角色原來是日劇「偵探伽俐略」原班人馬演出。
電影的編排剪輯很不錯,沒浪費什麼鏡頭,敘事也很順暢;電影一開場,便用一個案件忠實呈現湯川學(福山雅治飾演)的聰明才智、個人特色與處理問題時的態度。

說實在的,我不知該不該認同湯川學的作法。
追求真理很重要,但因此傷害了所有的人,這樣的真理究竟值不值得?
不過我們又怎麼有權力決定誰殺害了誰是否有罪?剝奪他人性命者,不管理由如何,終究得付出代價。也許這正是東野圭吾想要表達的涵意。
這畢竟是這個世界的真理與規範,作用與道德感相同,是為了束縛限制人的行為、避免人類因為沒有可以依循的準則而落入混亂無比的情境當中。

小說最後一部份是某人的書評,我覺得寫得不錯。
那人寫,石神算盡一切,最後卻沒有料到人類的道德感(或之類的)會讓人願意放棄已經臨到嘴邊的幸福。「獻身」,既是石神對花岡靖子母女的回報,卻也逆向促成了花岡靖子因無以回報而決定拿自己的幸福與自由獻祭。

另外,我得說,堤真一的演技真好。我明明早已知道結局如何,卻在他嚎啕大哭的時刻,跟著紅了眼眶。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njamin Button】How Curious and Strange Life Could Be

一個生命狀態越活越年輕的人,他的生命與我們一般人究竟有什麼不同?
他能否像倒轉的時間,回到沒犯過錯的從前?回到不知愛恨嗔癡的過去?

故事從一只倒轉的大鐘開始,娓娓道出班傑明的一生。

Brad Pitt 的演技一如我對他的印象,像是套了藏殼似的演出,沒有令我驚豔之處,所以看影評說他以這部電影問鼎奧斯卡男主角我只覺得不可思議。
但Cate Blanchett 卻不同,一舉手一投足都有舞蹈名伶的優雅姿態。年輕時的她眼神流露出嫵媚自信,顧盼之間自有一種問世間誰能如我的誘惑之力。
她發生車禍那段拍得很好,用一道道失之毫釐的誤差穿插連接,她就能在轉上幾圈後行個優雅的答謝之禮。Brad 在敘事時的口吻,從一開始的略帶憂傷到後頭的急迫,予人一種不願再次回想當時情況的逃避情緒。

擁有著老人外表的Benjamin,他的不幸之處在於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他的外型與生理上的轉變。所以他就註定了要飄泊一生,從陸地到陌生的他方,學習從遙遠的異鄉關心眺望自己珍愛的人。
If he could accept his fate of being so physically strange from others, what else couldn't he accept?

外表上的老幼真會讓一個人有所不同嗎?我想沒有。就算是Benjamin 最後只剩小孩的軀殼,他如果未受阿茲海默症之苦,也還是背負了一條飽經風霜的靈魂。
只是我們終究逃退不了外貌的枷鎖。當年輕的Benjamin與上了年紀的Daisy重逢,做完愛後Daisy 坐在床沿背對鏡頭扣起內衣穿上外服,她背上星羅密佈的斑點與中年婦女的背影,在我眼裡留下強烈的視覺暫留,那反差之大,令人強烈感受到何謂「年紀」與它在身上留下的痕跡。

然而,不管再怎樣奇幻的旅程終也有結束的一天;再刻骨銘心的感情也有劃下句點的日子;再怎麼相愛的兩人終也得面對人生的最後一道關卡。
就連鐘也老了。在人散了後,這些故事,就只能埋入回憶裡。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梅蘭芳】雷聲大雨點小

一部雷聲大雨點小的電影。
畫質極佳畫面很美構圖服裝很講究,但卻稍嫌單調不夠深刻。

整部電影最棒的是年輕的梅蘭芳與十三爺爺的那一段。
那時的梅蘭芳還很天真,雖然害怕,但真如梅蘭芳大伯在信裡所說的擁有「不畏懼」的特質。這也是他贏了世界、獲得舞台下眾人關注的原因。

十三爺爺死前那一段更是深刻,雖然那成了梅蘭芳後來不願為日本人表演的伏筆,但後半段的劇情張力卻被孟小冬與梅蘭芳的戀情削弱,使得最後那一場強化梅蘭芳個性底的堅毅特質,遂顯得有些力道不足。

而梅蘭芳與三哥前半段的感情很真摯,但後來也許是人變了,也許是時代變了,有太多的也許使得兩人間有了隔閡與摩擦,但這樣的鋪陳我看不出意義,也不知道導演想要強調什麼。

孟小冬跟梅蘭芳之間,我倒覺得是種惺惺相惜之情,而不一定真的得變成男女情愛,那反而讓他們之間的情感添加了些媚色,而不那麼純粹。又,也許是因為我覺得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一直在誘惑梅蘭芳,反讓我覺得他們兩個在一起並不是因為互相吸引,而是因為梅蘭芳受到誘惑。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921f9369a0988cb0010.jpg











Director: Christopher Nolan
Cast: Bruce Wayne -- Christian Bale
The Joker -- Heath Ledger
Harvey Dent -- Aaron Eckhart
Alfred Pennyworth -- Michael Caine
Rachel Dawes -- Maggie Gyllenhaal
James Gordon -- Gary Oldman
Lucius Fox -- Morgan Freeman

蝙蝠俠對我而言,一直都是無知幼稚長不大的美國男人一種男性勇猛形象的體現。但【The Dark Knight】卻徹底顛復我對蝙蝠俠的成見。

這是繼【The Talented Mr. Ripley】後,唯一一部讓我邊看邊發抖顫慄的電影,更甚者,最後還讓我灑下兩行熱淚。

蝙蝠俠與小丑在這部電影裡代表的是完全對立的至善與純惡。
小丑令我打從心底地顫慄。他毫無教條式的行為舉止、那打從心底為惡而惡的作法,讓我們不得不面對心底深處的那個惡魔。世事太平、生活無虞時,溫良恭儉讓是我們的信仰;但當我們被強迫選擇生死或是面對龐大的利益時,善與惡,對我們來說就只是個選擇,沒有所謂的對錯,也不再是我們奉行的信念。當我們奉為圭皋的信條被捍為生存的強烈欲望或失去摯愛的痛楚徹底擊垮時,整個世界的運作法則也因此頹傾顛覆。

Harvey Dent 正是小丑的代表作。他本是高高在上、信仰完全正義的檢查官,就算面對死亡威脅也能坦然處之。但在愛人Rachel 死後,他的性格大變,不再認為正義值得遵循,從絕對的善跌入純粹的惡裡。Why So Serious?我想他心中也這麼覆述著小丑不斷說的這句話,到頭來,正義沒有意義、善良救不了自己最摯愛的家人。White Knight 的翅翼已經折斷、臉孔已然燒毀,過去的夢想與堅持像個笑話。
他徹底實踐了小丑的期望、徹底放棄了心中的希望,as there's nothing to lose, there's nothing to be hopeful。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
也許在心底最深處,Harvey 希望有人可以終結他對這世界的不信任,他已救不了自己、已墮入邪惡的深淵,惟有外力帶來的死亡,能讓他重返最初的原點。

英雄總是不食人間煙火。蝙蝠俠,一開始也許是依附在世俗所謂的道德良善最高標準下生存,所以他無法承受被人憎恨、無法接受自己需要成為一個邪惡的化身,他為善的動機,也許是為了心底那一絲「眾人感謝崇拜」的期待與身為一個英雄的虛榮,就連感情都成了這英雄情懷背後的犧牲品。
但蝙蝠俠的英雄氣慨卻在背負起Harvey Dent所犯下的罪行的那一刻具體化,他成了活生生有血有淚的一個真人。英雄是沒有傷口的一個圖像、一個 icon,但凡人卻會犯錯、會傷痛、心裡有疤痕、偶爾被誤解。當最後那一幕Christian Bale飾演的蝙蝠俠在漆黑的巷弄跛著腳逃跑,戈登的聲音響起,
He's the hero that Gotham deserves,
but not the one it needs right now ... and so we'll hunt him ...
because he can take it ...
because he's not a hero...
he's a silent guardian, a watchful protector... a Dark Knight.
我的淚不自禁地流下,為這個獨自背負太多的守護騎士心痛。

善與惡永遠是對立的兩面,沒有所謂的絕對。犯了罪的人不一定就此泯滅良心、人生一片光明燦爛擁有美好前程的人也不一定比別人良善;當你與另一艘船上的人同時握有掌控對方生死的炸彈控制器時,你會為了自身的存活而選擇炸掉另一艘船的人?還是...你會選擇自身的死亡?
傾聽內心的聲音吧,善與惡是一種選擇,以對立的方式呈現。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px_foen0090765701.jpg


Director:
John Carney
Cast:
The Frames主唱兼吉他手Glen Hansard
Marketa Irglova

電影的主軸非常簡單,熱愛音樂的男子與妻子過世、獨自開著吸塵器維修店的父親住在一起,有一天在路上碰見了來自捷克的年輕媽媽。同樣熱愛音樂的他們,在音樂中互相瞭解、彼此吸引。
靈魂深處的撞擊,兩人不斷譜出一首首動人的歌曲。
縱始愛情在音樂與互信中滋長,現實的因素仍舊橫亙在兩人之間。

【Once】是部小成本的電影,但卻在好幾個影展中獲得極高評價。最大原因應當歸功於電影中的音樂非常悅耳動人。
【燕子】裡的龍仔說,「聽見喜歡的音樂,就像有愛情從耳朵穿進去」,【Once】的的確確用影像實踐了這句話。
實踐愛情的形式千變萬化,不是只有牽手到白頭才能證明雙方的心意。在對視一眼的時刻彼此微笑,心跳的頻率一致,心的距離是零。
那個當下,我們聽見的想必正是鑽進耳朵裡的愛情。

這首是片中男女主角第一次合奏的曲子,叫【Falling Slowly】



I don't know you
But I want you
All the more for that
Words fall through me
And always fool me
And I can't react
And games that never amount
To more than they're meant
Will play themselves out

Take this sinking boat and point it home
We've still got time
Raise your hopeful voice you have a choice
You've made it now

Falling slowly, eyes that know me
And I can't go back
Moods that take me and erase me
And I'm painted black
You have suffered enough
And warred with yourself
It's time that you won

Take this sinking boat and point it home
We've still got time
Raise your hopeful voice you had a choice
You've made it now

Take this sinking boat and point it home
We've still got time
Raise your hopeful voice you had a choice
You've made it now
Falling slowly sing your melody
I'll sing along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pe No. 7.jpg
Director:
魏德聖
Cast:
阿嘉--范逸臣
友子--田中千繪
茂北
馬拉桑--蠕米團馬念先
水蛙--夾子小應
勞馬--民雄
大大--麥子
大大媽--林曉培
歌手/ 日本教師--中孝介
小島友子--梁文音

海角七號,去看的當天(2008/09/19),票房已破一億。
范逸臣在前一天已履行他脫光光裸泳的諾言。

這部電影之所以可以成為台灣近年來的國片奇蹟,原因很簡單,導演用最簡單動人的元素,讓觀看電影的我們感受到發自內心的認同感。每個人心底都有堅強與脆弱的一面,都懷抱著一些無法彌補的遺憾生活,都渴望自己有突破一切蕃離追求愛與夢想的勇氣,都深愛這個孕育我們的土地,我們都擁有自己的堅持,也各自用最平實無華卻又生動鮮明的方式表達對生命的熱誠與真摰。

這部片的故事主軸非常簡單,懷才不遇的樂團主唱阿嘉離開了台北,回到了恒春的家鄉,當起了因車禍摔斷腿的茂北的代理郵差。而為經紀公司工作的友子,在合作飯店的脅迫下,得找一支本土樂團為日本歌手開場暖身。在種種因緣際會下,樂團的成員逐漸成形,從老到少,每個人背後都有一道屬於自己的故事,也在各種互動中瞭解彼此、培養出他們獨特的團隊默契。而阿嘉與友子,從最初的互相厭惡到珍惜對方的心意,最後,終為彼此心中帶來一道美麗的彩虹。

我喜歡這部片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活色生香地刻劃出台灣人的精神魂魄。
懷才不遇大罵「操你媽的台北」離開的阿嘉、演藝生涯不順得充當模特兒們保母的友子、送信彈月琴堅信「淦!哇係郭ㄅㄛˋ捏。」所以一定要上台演奏的茂北、離開霹靂小組失去魯凱族妻子的勞馬、勤奮推銷充滿幹勁的馬拉桑、愛上修車行老闆娘堅決不放棄的水蛙、帶著女兒獨自生活的單親媽媽明珠、外表酷但卻內心柔軟的大大、熱愛這片土地卻看著身邊的年輕人一個個離鄉背景將精力奉獻給遙遠他方的鄉民代表。

日本教師與小島友子的部份,也許有些些的薄弱與遙遠,卻貫穿了整部電影,為這齣熱鬧的喜劇添加了歷史的哀愁與蒼桑,也間接地,讓阿嘉與友子決定不錯放彼此,寧可愛錯,不願錯過。而蔭山征彥的聲音好溫柔,聽著他低喃著這麼動人的情書內容,我的心簡直要融化了。

導演說,他其實想在這部電影中表達一種圓滿。我卻覺得,電影的結局也許不算得上圓滿,卻帶有濃厚的人味與柔軟的情份。這世界上怎麼會沒有遺憾呢?但靠著與旁人相偎相依,我們才得能夠不孤獨的活下去,才有勇氣追求夢想,才會在夜晚想起回憶而微笑流淚。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段故事、一種堅持。
也許我們做事有些不認真、對生活有莫名的堅持、對事情的看法有些偏頗,但我們卻不會放棄生命裡應有的希望。

而【國境之南】這首歌太美,讓我在阿嘉對著友子唱起歌的那一刻起,便流下了差點止不住的淚水。



詞:嚴云農 曲:曾志豪

如果海會說話 如果風愛上砂
如果 有些想念遺忘在漫長的長假
我會聆聽浪花 讓風吹過頭髮
任記憶裡的愛情在時間潮汐裡喧嘩
非得等春天遠了夏天才近了

我是在回首時終於懂得

當陽光再次回到那 飄著雨的國境之南
我會試著把那一年的故事 再接下去說完

當陽光再次離開那 太晴朗的國境之南
會不會把妳曾帶走的愛 在告別前用微笑全歸還

海很藍 星光燦爛 我仍空著我的臂彎
天很寬 在我獨自唱歌的夜晚
請原諒我的愛 訴說的太緩慢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贖罪

Director:
Joe Wright
Casts:
Cecilia Tallis - Keira Knightley
Robbie Turner - James McAvoy
Briony Tallis - Saoirse Ronan (young Briony)
Romola Garai (Briony Aged 18)
Vanessa Redgrave (Old Briony)

贖罪,是為了補償被傷害的人,還是為了安定傷害者的內心?
 
時間是一次大戰,Robbie Turner是Tallis家的僕傭,因為Mr. Tallis 的賞識,供他去牛津讀書。他與Cecilia間的感情,在送錯信件內容的那個夜晚達到頂點。所以他們情不自禁地在書房裡擁抱親吻探索彼此最深刻的慾望與情感。但,這一切卻因為Briony 的指控化為虛無。Robbie 的未來,他與Cecilia 間的感情,全都因為這道指控,化作監禁的牢籠與令人措手不及的分離。

那年,13歲的Briony,青澀蒼白、敏感、纖細,腦海中滿是幻想。她的想像力與呈現於外在世界的POWER呈反比,她在自己的世界是主人,可以操弄作品中的人物生死與世界運作,但在日常生活中,朋友們自顧自地玩樂,對於她的言行完全不放在心上。

Saoirse 飾演的Briony 恰如其分,她清澈的眼神像在訴說她是多麼的天真單純,讓人不知從何反駁她「眼見為憑」的指控。她是《贖罪》裡的操弄者,Robbie與Cecilia的人生,在她還不明白文字與語言的真實力量前,便成為了作品中被操弄的木偶與祭品。
這樣的指控也許過於殘酷。
她只是個時時沉溺於幻想、對感情懵懂未知、對情慾不明所以、對嫉妒的情緒無法排解的孩子。所以她以為姐姐Cecilia 對Robbie 掩飾的好感是敵意,她以為兩人的難分難捨的糾纏是Robbie 化文字為行動的侵犯,她以為..侵犯朋友、露出屁股、在暗夜裡回頭的那個人,便是Robbie;所以她毫不遲疑地指控,Robbie離去的那一幕透過玻璃,映照在她澄澈的眼眸。

她的以為,讓Robbie、Cecilia與自己付出了一生的代價。Robbie 從此入獄服刑上戰場、Cecilia 遠離家庭不再與家中任何人有一絲瓜葛,而她的世界崩解,不再依照原本的方向前進。放棄了牛津劍橋等高等學府,她進了護校學會服從、清理傷患的髒汙、與朋友在夜裡嬉鬧,但發生的已然發生,對不起與抱歉已於事無補。

直到最後,當年老的Briony 終於坦白,我們才知道所謂的贖罪,是一種至死方休的折磨。死者恒逝。他們的遺憾在短短的一生裡隨著死亡消失在歷史裡。隨著Robbie 閉上眼睛抱著希望死在Dunkirk 大撤退的前一天,隨著Cecilia 受困溺斃在地下道裡,而唯一的生者抱著幼時的憾恨,花上一輩子的時間為已故的人編織殘存的夢想。最終,她也只能在作品裡,還Robbie 與Cecilia 一個公道與花用不盡的一生。

Joe Wright 的鏡頭很沉穩地敘述了這個哀傷的故事。一鏡到底的Dunkirk 海灘、倒退重來一遍以全知角度看待事情始末的拍攝、答答答不停歇的打字聲。除了Keira Knightley 與 James McAvoy 恰如其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外,三位飾演Briony 的演員也都非常到位;Saoirse 的單薄敏感與蒼白、Romola Garai 的疏離與傷痛,而Vanessa Redgrave 所表現的深沉哀痛,更是經過時間洗鍊後所呈現的不知所措。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4m3w2d.jpg


Director:
Cristian Mungiu
Casts:
Otilia - Anamaria Marinca
Gabita - Laura Vasiliu
Doctor - Vlad Ivanov

這是一部關於墮胎的電影。時間是1980年代的羅馬尼亞,共產時代即將瓦解的前夕。每一個共產國家走到最後,總是一片灰敗。頹喪的城市、陰暗的街道、空蕩的巷弄、腐敗的官僚,還有似乎無法逃出生天,被這鬱悶氣息壓抑得無法呼吸的市井小民。

Gabita 與 Otilia 是大學室友。當時的羅馬尼亞不准女性墮胎也不准未婚生子,墮胎的女性與幫忙墮胎的醫生都得入獄服刑;一切民生物資採分配制,若想買菸、酒、化粧品等物,還得進行小小的黑市交易。但Gabita 不小心懷孕了,Otilia 為她奔走各項事誼,聯絡密醫、補訂飯店房間、跟朋友借錢代付墮胎需要的費用。

Gabita 找到的密醫Bebe,他要的代價,不是錢,而是以「性」作為交換。Otilia 的角色在這部戲中舉足輕重。除了四處為無用的Gabita 奔走忙碌,更因為Gabita 的自以為是與個性上的疏失,使得她不得不賠上自己的身體,為朋友換得可以墮胎的機會。
Otilia 去男友家吃晚飯的段落,也是重點橋段之一。桌上的菜餚看似美味,共飲共食的人雖然接受高等教育,身份地位多是較有權有勢的醫生,但對於子女的掌控及女性的態度,都似乎在用隱形的矛頭攻擊坐在畫面正中間的Otilia。那頓晚餐給Otilia 的壓力,只怕比在外奔走還要令她傷神傷心。

曾跟男性朋友稍稍討論過這部電影。我想,性別的不同,讓我們對這部電影的感受也出現了分歧。我說,我懂Otilia 的掙扎與苦悶,感同身受的懂,這不是他可以明白的範疇。我想了好久,才總算想出一個比較精準的詞彙可以描述這部電影給我的感受,那就是「vulnerability of women in the society」。Vulnerability,可以指主體本身的脆弱,亦可以指社會文化、道德框架對主體所造成的壓迫,使得主體成為一脆弱的受體。

在性關係中,女性不僅僅是承受結果的一方,更得接受世俗評判的眼光。Otilia 曾逼問男友,若是懷孕了該怎麼辦,她從Gabita 的事情裡看見了自身的脆弱。這部電影裡,在Gabita 體內播種的男性不僅沒有戲份也沒有名字,他的缺席濃縮了女性得獨自解決面對的社會壓力,拓展了戲劇張力。

最後,Gabita 的胎兒總算流掉了。小小的半透明帶著血絲四個月大的胎胚,看得出手腳身形。虛弱的Gabita 將拋棄嬰孩的最後任務也交給了Otilia。在暗夜中移動,亡魂的氣息伴隨著躲躲藏藏的黑影,貓咪的叫聲凝聚了Otilia 的恐懼。最後,她總算將屍體處理掉,如釋重負的回到飯店。而Gabita 卻沒事兒似的跑出了房間去餐廳享用大餐。
當Gabita 拿著菜單而Otilia 筋疲力竭的拿起放在桌上的水杯時,本片就此停格,鎖住時空。

我一直在想,究竟Otilia 為什麼要這麼盡責的替Gabita 張羅一切、東奔西跑,甚至在自己也得成為交換的條件後,不顧自己的心情,仍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為Gabita 盡心盡力?
也許,因為這是她與Gabita 間的秘密,她不想辜負朋友對她的信任;也許,她潛意識中有種為未來做準備的心理,雖然她不是懷孕需要接受墮胎的人,但誰知道她是否也得面對同樣的未來?她對Gabita 的態度,隱含了自己內心的焦慮與盼望,盼望未來若得面對同樣的狀況時,自己能夠獲得對等的照護。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affiche-My-Blueberry-Nights-2006-2.jpg


Director
Wong Kar Wai 王家衛

Starring
Elizabeth - Norah Jones
Jeremy - Jude Law
Sue Lynne - Rachel Weisz
Arnie - David Strathairn
Leslie - Natalie Portman

我想,我的藍莓夜可以稱得上是部公路電影,開始和結束,也許早在我們的預測之內,但這段旅程中發生的故事,才是真正精采的片段。

抛棄了曾經固守的鑰匙,Elizabeth離開了紐約,那個她曾經歡笑流淚又恨又愛的城市。每晚的藍莓派,酸酸甜甜就像離開前令人輕舔嘴唇的吻。離開,是為了再次回到重新開始的原點。
Jeremy的玻璃罐子裡,收藏了許多人的過去,每一把鑰匙都鎖住了一道道心碎且迫不及待被遺忘的酸楚。反覆觀看褪色的影帶、回味帶有藍莓味的吻、尋回每一把鑰匙的主人。等待,曾經是習慣,如今是期待另一個起點。
Arnie每個夜晚在酒吧喝下一杯杯的烈酒,他沒有失控沒有流淚,只是心酸地笑了笑。當Elizabeth將想說的話化成語言、寫成文字,寄給她所思念的在遠方的人,他卻將寫下來的思念全都撕碎。不知為何,他卻最能引起我共鳴,或者也可以說他的角色讓我心底最柔軟的那一個角落感到不可思議的疼痛。
Sue的出現與離去,都帶有一種風情萬種的迷離。愛與恨的界線似乎那麼的模糊,她拿起酒杯哀悼丈夫的死亡,流下的淚水說不出是傷心難過悔恨。命中注定的相遇、鮮血淋漓的告別,從哪裡開始就選擇在哪裡結束。Arnie最後留下一疊賒帳的單子,釘在吧台牆壁成了他人喝酒時的風景。
Leslie的故事最普通,許多人終其一生為了逃離父母加諸在身上的枷鎖,不惜放棄一切隱匿過往的情感種種,最後卻抱著遺撼的淚水,繼續以怎麼忘也忘不掉、擺脫也擺脫不了的記憶,踏上自己未竟的旅程。自以為孤單獨立毫不依賴的背面,其實是想藉著距離延展情感的長度。

王家衛的電影,一如往常地色彩豐富用色迷離。
脫離了張國榮的呢喃,我們改陷入Jude Law清脆的英國腔英文裡;
我們不再像王菲悄悄潛入對方的家裡,一點一滴的融入改造,
卻用匿名寄出清澈的情感,釐清過去的傷痛與隨著旅程不斷成長的自己。
是不是成長了呢?我也不確定。
每一段旅程都長長短短,誰也不一定知道何時會抵達想像裡的終點,
藍莓派,也許是夜的妝點,也許是另一段記憶開始的頂點。
我們都在旅途中,拋棄不再需要的鑰匙,留下不再被開啟的房間大門。

Sometimes, even if you have the keys to open the door,
the person you're looking for ain't in the room anymore.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單身旅記
作詞:張雨生 
作曲:張雨生 
編曲:鍾成虎 
演唱:陶晶瑩



我與愛情都是一臉惺忪未醒 躺臥床上共同享用一份空寂
陽光碎成細紋穿透百葉窗蓆 我再也不能抵擋心頭那種撞擊
揹起行囊我要去遠遠方 遠的可以把過去遺忘 
我不需要很確定的方向 我只要這段旅程夠長
捨不得 一程一程的糾葛 捨不得 日甚一日的狂熱
我與愛情都是一臉浮躁游離 呆坐車上共同飽餐一份孤寂
大雨裂成水滴爬滿無色玻璃 我再也不能忍受命運機率遊戲
揹起行囊我要去遠遠方 遠的可以把過去遺忘 
我不需要很飄渺的天堂 我只要眼前風景如畫
捨不得 一程一程的糾葛 捨不得 日甚一日的蕭瑟
捨不得 一程一程的糾葛 捨不得 日甚一日的狂熱


很喜歡陶子唱的這首單身旅記。
在愛情中好多的不確定,我們都像矇著眼在黑暗中摸索。
有時候兩個人卻還是像一個人般的孤獨。
我們的愛情裡沒有所謂的背叛,只有心情的沉沉浮浮。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negative.jpg

導  演:
巴德布里恩 Bård Breien
演  員:
【愛重奏】安德斯丹尼爾森李
【他不壞,他是我爸爸】凱莉西門森 Kari Simonsen (Lillemor),
【超完美地獄】彼史卡阿寧 Per Schaaning (Asbjørn),
【明日愛我】瑪莉安奧狄森 Marian Saastad Ottesen (Marte)
【心臟出鬼】克莉絲汀艾多豪Kirsti Eline Torhaug (Ingvild)
Fridjov Såheim (Geirr)
Henrik Mestad (Gard)
Kjersti Holmen (Tori)

【Summary from The Art of Negative Thinking
The Art of Negative Thinking is a burlesque drama about Geirr (33), who has become severely handicapped in a traffic accident. In an attempt to show everyone how terrible he feels, he has hit a dead end. Given his isolation, weapons fixation, self medication and limitless bitterness, his girlfriend Ingvild (30) doesn't know how to handle him any longer. She therefore invites a municipal positivity group to their home. Faced with the threat of a possible break-up with Ingvild, Geirr agrees to join the meeting.

Consequently, the stage is set for 24 intense hours at Geirr and Ingvild's place. Geirr is the only one who refuses to see anything in a positive light. Gradually, he is joined by all the positivity group members. Not only must the leader of the group be vanquished; everyone must also confront their own negative inferno. Geirr forces everyone through a tunnel of desperation, anguish and hopelessness, before the day dawns and they once again catch sight of light, if only as a faint glimpse of hope. At this point, even Geirr realizes the banal truth: One has to try to think positive, however lousy one feels.

【Reflection】
在心情困頓時看了這部電影,我想總結是句:置之死地而後生。
我可以理解Geirr在雙腿不良於行後的感受、對自己的嫌惡,
因此封閉自己,當別人對他好時,他只會覺得對方是以同情為出發點。
有人說要正面積極地看待人生,但那是在順遂時才有辦法永遠微笑。
若在悲傷難過時,連放聲大哭像屍體般癱軟在地的權利都沒有,如何能再從谷底爬起。
正面思考與負面思考,其實完全不是一體兩面的東西,
你要不在線的這一頭,要不就是在另一頭,there's no where in between。
要求他人正面思考的人,除非自己也曾經墮入情緒沒有出口的迴圈,
否則怎麼能夠想像黑暗的光景。
有人說如果連自殺都不怕,那世界上還有什麼值得恐懼?
錯,自殺只是種破斧沉丹的行為,不管是不是解脫、有沒有恐懼,
現在折磨你的痛苦、沉悶、不堪,至少在某種意義可以停止不再繼續。
這部電影看起來令人不習慣,它直指你最陰沉不敢面對的黑暗面,
你對Geirr的消極感到憤怒,卻又恐懼自己在面對相同情況時會過之而無不及;
但看完後,恐懼就像摔裂的陶瓷碗盆玻璃器皿,得到某種情緒上的宣洩。
死過一遍,才會知道黎明來時的那一口呼吸,is the blessing from God。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tranger than fiction

Director - Marc Forster
Casts -
Professor - Dustin Hoffman
Karen Eiffel - Emma Thompson
Harold Crick - Will Ferrel
Ana Pascal - Maggie Gyllenhaal
Penny Escher - Queen Latifah

個人覺得這部片的演員都是一時之選
不管是老牌演員Dustin Hoffman及Emma Thompson
或是後起之秀的Will Ferrel、Maggie Gyllenhaal及Queen Latifah
姑且不論他們在片中是否大材小用
但每一個角色的表現都還稱得上可圈可點

不過這部片其實有點雷聲大雨點小,也許是因為演員太過有名
而這部片又是打算以小(人事如芝麻碎片般不重要的小事)
博大(當初可是炒得沸沸揚揚,說它是一部非看不可好笑又富含哲理的片子)
結果當它要訴說的內容卻被某種過於寫實的人生的蒼白所覆蓋
這部電影反而失去了重心,陳述的主旨未能越辯越明

故事情節稱得上簡單明瞭
身為財政部稽核人員的Harold,有天早晨起床後突然開始聽見一個女聲旁白,
她道出了她的心聲,在他刷牙時,她唸出他默想刷牙次數的習慣。
旁白女聲快要逼瘋 Harold,所以他找上Professor Jules Hilbert請求協助。
這時,Harold 在稽查某間逃漏稅的餅店時,愛上了餅店老闆娘Ana Pascal。
而去找Professor Jules Hilbert 時,他聽到電視報導播出某個女作家的採訪,
那個聲音耳熟至極,女作家Karen Eiffel 正是他每日聽見的旁白女聲。
故事分為兩線,在Harold不斷聽見旁白的時候,
女作家Karen Eiffel正被出版社派出的催稿員Penny Escher日夜跟著。
Penny 陪著Karen 淋雨,用沉默的力量陪著Karen完成這一份書稿。
當Karen宣佈Harold正不知不覺邁向死亡時,Harold為了阻止自己的死亡,
決心找到Karen說服她他是個真實存在的人,不要隨便抹滅他的生活。
看過小說初稿的Professor Jules Hilbert 建議讓Harold讀讀小說初稿,
由他決定自己的未來。

這部片最雋永的地方,是一些人與人間互動的小細節。
當Harold在Ana家拿起吉他彈他喜歡的那首歌時,我也要像Ana一樣愛上了Harold。
或是Harold抱著麵粉要送給Ana時,都看得到真心喜歡一個人時的表現,
不用刻意,不需耍盡心機,就算只是麵粉,也遮掩不住真心。
還有Harold為想當太空員的朋友找到了太空體驗營,
都讓我在看電影時不自覺的微笑。

當Karen 造訪醫院、淋著雨坐在河邊,想像各種意外死亡的景像時,
我得承認,我有過類似的想法與想像。
每聽聞一場意外的發生,我會不斷地想、不斷地想,
在那個當下,命喪黃泉的那人腦海中會撂過些什麼;
那個當下他/她所受到的強大衝擊,是怎樣的感受。
不過我一點也不想要那樣死掉,太孤單太可怕太殘忍太血腥太無所頓形。
曾經,我也寫小說,但後來就覺得那些小說裡的人物,
最後都得困在小說的結局裡,哪裡都去不得,實在太可悲,所以就收筆了。
(XD,明明是寫不出來)
所以當Karen對Professor Jules Hilbert說她不知道曾經寫死多少真實的人時,
我忽然心有戚戚焉。

但這部電影的弔詭之處,在於人對自身命運的掌控性。
當Harold讀完小說初稿後,決定了自身的命運,讓小說的詩意與寓意可以完整時,
Karen卻插手決定改寫小說結局。
當Harold在決定找到Karen這個說書人時,
掌握命運也同時可以說出Harold想法的Karen卻沒有察覺。
那麼,究竟人的命運是可以選擇,亦或只能被選擇?
當我們在試圖改變什麼時,操弄我們的那一雙手,
是否會察覺到我們的意圖與動向?

嘟嘟,小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